坡东村的那些人那些事 第五十五章

时间转眼来到三月,这段时间是农村最难熬的日子。米缸中的存粮已所剩无几,冬小麦还没有成熟,不少家庭开始为吃饭发愁。坡东村由于地处洼地,麦秋两季都有收成,社员的日子还将就着过得去。而地处山地,土地贫瘠,又没有好的水浇条件靠天吃饭的村庄,那里很多人家已开始缺粮断顿,人们为了填饱肚子开始讨饭。这段时间坡东村每天都会有好多外乡人前来讨吃的。

周信柱家经常打发讨饭的,并且还很慷慨。

这天周信柱有工作早早起床,他刚打开大门就看见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少妇牵着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站到自家大门前。那妇女看到了周信柱脸微微一红,接着喊了一句:“大爷,给点吃的吧。我家孩子大半夜就喊着饿得慌,吵着想吃东西。”

周信柱看了看少妇问:“闺女,你家是哪里?”

“凤山村。”

“凤山村?那可离我们这里二十多里路呀。”

“是的,我们娘俩天不明就起床向你们村里赶。我听说在你们村讨饭能吃饱肚子,所以早早就过来了。”

“奥,是这样呀!你们外村的人都这样说?”周信柱问。

“是的,起码我们村的人是这么说的。”

周信柱点点头说:“闺女,你等着,我去屋里给你们娘俩拿干粮去。”说完转身回屋拿来了两个大个头馒头和一根腌萝卜,然后对小男孩说,“吃吧,孩子,吃不饱我再给你拿。”

小男孩点点头。

周信柱对少妇说:“闺女,这段时间我们这里每天都会来好多讨饭的,一天下来要打发不少干粮。”

少妇说:“大爷,你是好人,你给我们娘俩的干粮够多了,我们能吃大半饱,够了。如果每家都像你这样,我们娘俩的讨饭篮子都装不下。”

“是的,其他人家不会给你这么多。每天讨饭的这么多,给多了也打发不起。其实我们这里的粮食也并不是太多,只是将就着够吃的。”周信柱说,“你们娘俩慢慢吃,我还有事,就不与你们多说了。希望今天你娘俩能要满篮子,回家够吃几天的。”

“多谢大爷,借你吉言,让我们多讨一些干粮。”少妇说。

周信柱摆摆手,然后大步走开。

他来到大队办公室,刚一进门就看到了曹宪章,便大声说:“老曹,你猜我今天一开门碰到什么事了吗?”

“猜不着。”

“一大早我刚开开大门就看到一位少妇领着一个小男孩来我家讨饭?我听少妇说他家孩子挨饿的事我很心疼,回家给娘俩拿来了两个大馒头,这俩馒头至少得有七八两重。”

“就这事呀,打发要饭的?这叫做善事。不过话说回来,你也挺舍财,一次就给了两个大馒头,如果打发要饭的都像你这样家里有座米山也能很快分完。一般打发要饭的都是半个馒头,或者是半块煎饼,给一整个的人家很少。你想,每天上门讨饭的人那么多,如果每个人都给一个干粮,一春天下来至少要消耗一二百斤小麦,谁家受得了?”

“对,说的也是。”周信柱说,“我这也是头一次,平常还真很少给那么多,这是特例。说起讨饭,我想起了咱们小时候。那年月兵荒马乱的,家家户户都缺粮,到哪里也讨不到多少吃的,一天挨着半天饿。有时候跑一天也讨不到多少干粮,大多都是萝卜头,白菜帮,碰上大方人家给一勺子稀粥或者半块黑窝头,那可真叫苦。不像今天,讨饭还能吃上馒头咸菜,有时还能讨到一碗熟菜,比起过去来算是很幸福了。”

“讨饭还有幸福的?”曹宪章说,“讨饭没有幸福可言,人都是饿极了才去讨饭。每天舍着脸大爷长大爷短的喊叫一天,最后讨上半篮子干粮,那滋味够难受的。今天咱们国家还有好多地方老百姓吃不饱饭,四处讨吃的,政府压力也很大,也在想尽千方百计让老百姓不饿肚子。”

周信柱说:“按照目前状况,国家能让所有人解决温饱问题困难还是很大的。你想,咱们国家建国还不到二十年,一开始没有任何底子,一穷二白,能发展到今天已经很不容易,如果再想着解决六七亿人的温饱问题困难可想而知。毛主席号召学大寨,就是想解决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只要老百姓都像大寨人那样,齐心合力战天斗地,努力改变贫穷命运,不久的将来就会有饭吃,才不会饿肚子。可暂时还做不到,老百姓讨饭的日子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曹宪章说:“咱们大队还算是好的,没有人出门讨饭。”

周信柱说:“也不是一家也没有,也有几家每年都出去讨饭。我听说还有两家竟然为了节省自家粮食打发一家人出去讨饭,说是能把省下来的粮食换成钱准备盖屋。也有两家是因为两口子不和,经常吵架,女的为了避免生气才出去讨饭的。”

“是嘛?不论出于什么原因,出去讨饭名声都不好听,真要是这样你这个治保主任还真得出面劝说这几家,劝他们不要再出去讨饭,影响不好,抹黑了村里的好名声,以后男孩子说媳妇都受影响。”

“是这样。那好,我有时间就去他们几家做做思想工作,劝他们别再出去讨饭,在家稳稳当当过日子不好嘛?还有那两家经常吵架的,也劝他们别再吵了,一旦吵恼了会出人命的。”

曹宪章说:“你说的经常吵架的两家应该有张学坡家吧?张学坡这家伙就是不地道,火爆性子,还经常喝酒,喝多了就骂街,再不就找媳妇的事,还经常动手打女人。”

“嗯,其中就有张学坡家。行,到晚上我先去他家一趟,然后再去其他家,好好劝说他们,不要再出去讨饭。尤其是张学坡家,我会好好说他,你家两个男孩子,都到说媳妇的年龄了,再这样喝下去闹下去谁敢给你的儿子提亲?那就准备打光棍吧。”

“就是,晚上你就辛苦一趟去他们几家跑跑,做做工作。”曹宪章说。

“好的。”

两人就村民讨饭一事说了一会话,然后各自离开办公室去忙各自的工作去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