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文字讨好症”吗?
9月上旬,因为脱口秀演员杨蒙恩的一条动态,“文字讨好症”上了热搜,引起不少人的共鸣。
为什么会有共鸣?大概是因为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症状”,而且已经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交行为。
本期将通过调研问卷反馈的数据和留言,与大家聊一聊“文字讨好症”这个愈发普遍的社交现象,探讨其为何会成为一种内卷和内耗。
“文字讨好症”,你经历过吗?
顾名思义,所谓的“文字讨好症”,就是人们在线上聊天的时候,会字斟句酌地修改聊天词汇,增加一些语气词,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让它看起来“更舒适”。
最常见的就是在结尾加上“哈、啦、哟、滴、~”等亲切的修饰词或符号。比如,将“好的”改为“好滴”“好勒”“好~”;将“收到”改为“收到啦”“收到哈”;将“嗯嗯”改为“嗯勒”“嗯啦”......
图片
有人会仔细拿捏“哈哈”与“哈哈哈哈哈哈”、“OK”和“okkk!”之间的分寸,让自己不显敷衍又不过分“沙雕”。
图片
还有人打的是“组合拳”,不仅文字如此,还喜欢在每句话的末尾或者聊天冷场时,发一些表情包来表现自己的友善。
图片
尽管大家“文字讨好”的方式有所不同,但不得不说,“文字讨好症”已经逐渐成为网络环境下的一种社交习惯。
为什么会产生“文字讨好症”?
原始社会中,人们以部落的方式成群结队生活。当今社会,社交媒体语境下,人们更难脱离群体,会在各类群体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我们在与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人沟通交流时,会因为人际差异等原因而“分身乏术”,在不同群体间进行“实时转场”更会让我们疲惫不堪。于是,“文字讨好”就成了一种可以复用的社交礼仪。
在本次调查过程当中,针对出现“文字讨好症”的原因调查发现,有26.89%的受访者选择了“表达对特定聊天对象的尊重”的选项,17.98%的人选择的是“长期职场压力形成了表达习惯”的选项,15.75%的人选择了“一部分属于讨好型人格”的选项,13.97%的人选择的是“受身边人聊天方式的影响”的选项。
从数据来看,表达对特定聊天对象的尊重是大家感触最深的原因之一。
图片
图片来源:全媒派
从人际交往心理学角度来看,尊重是获取信任、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社交聊天,很多时候是在网络上进行的,屏幕背后人的神态和动作都很难被感知到,所以带有尊重意味的文字的确能成为获取信任和好感度的重要方式之一。
同时,每个人对于文字的理解方式不一样。比如,有的人对于回复“哦”的理解就是“好的”,有的人却会觉得这是聊天对象出现了愤怒或冷漠的情绪。“文字讨好症”的流行,其实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因“词不达意”而导致沟通不愉快的风险。
特别是那些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千锤百炼过的人,会更加注重语言表达上的遣词用句,因为“好的啦~”这类字眼不仅能让对方感到亲切,还可以为自己营造一个积极的形象,进而拉近与聊天对象的距离。
此外,如前所述,由于复杂的社交环境中人们需要面对不同的交流群体和场景,“文字讨好症”在不同的场合下或不同的沟通对象前也会有相应变化。
图片
图片来源:全媒派
例如,在职场情境中,因为日常沟通的对象是领导、同事及外部合作伙伴,人们需要和他们友好地讨论工作,以更好地推动进程,所以这个情景里的“文字讨好症”现象会更多一些。
当然,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上下级、甲乙方关系的存在,另一方面也是职场环境当中更讲究分寸和礼貌的体现。
其次,调研还显示在与同学朋友沟通时,“文字讨好”的现象出现得也比较频繁。例如在一些畅聊和分享的情境中时,回复“好滴”都不够,要“好!!!”方能凸显朋友之间的强烈认同感。
有时面对一些有趣的话题,好朋友之间发送“哈哈哈”三个字都像在敷衍,只有“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才能表现出发自内心的开心之意。
不过,同学朋友之间的“文字讨好症”,有很多似乎是由于大家关系很好或心情放松而互相打趣、开玩笑所致。
所以话说回来,“文字讨好症”并不是一个网络贬义词,它只是受到网络环境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社交行为。同时“文字讨好症”也有一些新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对于被“文字讨好”的人来说,在看到别人亲切的反馈之后会更容易产生被信任感和被尊重感。
尤其是当今人际沟通越来越注重效率,利用文字迅速地获得和维持信任感,对后续的高效交流有重要的帮助。
其次,对于主动进行“文字讨好”的人来说,一方面这个行为能够打造自己真诚谦卑的人设;另一方面能够维持双方情感,以便于更好地促进关系。
总的来说,“文字讨好症”是我们在网络时代多元社交行为的一个缩影,其存在自有相应的价值和意义。而在线上交流中,我们已经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交习惯,比如从早期的火星文,到后来的不用标点符号、乱用标点符号等,都是互联网文化对人的认知和行为产生的影响。
当然,“文字讨好症”并不是在所有人心中都受到欢迎,网络上也涌现了不少对于这种行为的疑惑。比如,这种迎合他人的行为不正是一种新型内卷吗?如果“文字讨好症”风行,个体如何能保持真实独立的表达,有没有可能产生精神内耗?
“文字讨好症”背后的社交异化
在此次调研中就有受访者谈到,自己产生“文字讨好症”是因为受到身边人聊天方式的影响,存在模仿行为。
在人与人之间的不断模仿和竞争中,“文字讨好症”潜移默化地散播开来,没有人在造势营销,也没有人在强制要求,这种行为就像某种集体无意识一样悄然融入了很多人的心里,而且表现得愈发显著。
当然,“文字讨好症”的模仿成本较低,容易复制,也就加大了这类社交习惯的影响范围。
不论是文字的表达,还是表情包的反馈,当看到别人“蹦蹦跳跳”地回复时,自己也或多或少会受到情绪的感染。而当周围的人都展示出这种社交礼仪时,无论是为了合群、迎合还是单纯表达尊重,许多个体似乎都难免形成“文字讨好”。由此,一种语言表达或社交礼仪上的内卷拉开序幕。
与此同时,数字化社会中人与网络的关系紧密且难以剥离,随着对手机依赖性的逐渐增强,人们已经陷入了媒介设定的数字化场景之中。一方面,我们几乎每天都在接收“文字讨好症”相关的信息;另一方面,我们几乎每天都需要切换到“文字讨好症”状态,以完成某些必要的交流。
本质上这也是数字化生存带来的一种困境,或者说内耗。过去线下面对面的交流中,因为人的客观在场,很难随意切换成“讨好”模式。即便是隔空书信交流,由于空间、时间和信息量上的传输效率限制,也很难形成所谓的“讨好”习惯。但正如信息传输技术进步给人带来的信息爆炸压力一样,当下社交网络为“文字讨好症”的发展提供了天然的“肥沃土壤”。
所以,“文字讨好症”的形成和流行,离不开社交网络的发展,它带来了社交的便利与和谐,但也带来了人设上的负担、表达上的不畅快和真实情绪的过分隐藏等困扰。特别是当我们因为惯用“文字讨好”,而忘记自己最真实状态下的聊天方式时,恐怕也就偏离了社交的初衷,加剧了某种精神上的内耗。
不过话说回来,“文字讨好症”只是我们众多网络社交行为里的一个代表,它与“文字愤怒症”等一样,都是人们在网络环境下逐渐形成的社交习惯。每个人都有进行“文字讨好”的自由,但千万不要忘记每个人也都可以放弃“文字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