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的核心其实是思维方式,如果在沟通上把想法改变了,那话改变起来是很容易的,所以一定要深入到底层,去了解沟通的本质,我们才能很快的改变说话的方式。
首先要记住沟通的目的,然后开启尊重的沟通公式:长颈鹿似的沟通方式
长颈鹿的特点是站得高,看得远,还有一个更大的特点就是反应慢,据说长颈鹿走过一个水坑后半个月才知道脚湿了。
反应慢有什么好处?这叫钝感力,没那么容易被伤害。蛇的沟通方式很快,他贴地走看的低,心脏小反应快,特别容易伤人。
长颈鹿从来不伤人,原因就是心大,反应慢,没觉得这是伤害,眼睛看到的都是我们看不到的风景。
长颈鹿似的沟通方式总共有四步: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1)观察:我描述我所看到的和听到的,不带任何评判。
当我听到。。。。。(首先说事实,而不是观点)
我们和别人沟通的时候,为什么容易出问题?就是因为我们脱口而出的经常是评判:你怎么这么不小心,你怎么从来不关心我。。。这些话一上来对方首先就生气了,因为没有人喜欢被贴标签,因为这是不尊重的表现。
所以我们一上来说的是就是我们看到的和听到的事实:我从来没有见过懒惰的人,我只看到一个人早上十点钟不想起床。十点钟不起床这是事实,懒惰的人这就是标签。
什么叫不带评判,就说讲述过程中不带情绪,没有给对方下结论,一下结论就会有评判。
有些词是不能用的比如:你从来都不,你又,你总是等等,只要加上就会变成评判,对方会说我怎么一直了,只要他找到一次没有这样做的机会,就会认为你在欺负她。
所以我们要下功夫练习不带评判的表述。“爸爸看到了一件事,这件事是咱们一块答应过得,但是你没做到事吧?”这个就是我看到的一个不带评判的事实。
2)感受:我诉说我的感受
我感到。。。。
如果我不说出我的感受的话,你得需要没有得到认可和满足,你不照顾你自己,怎么能让你放照顾到你呢?你都没表达过自己的感受。所以我感到难过,孤单,伤心,都没问题,这就叫感受。
在这里我们要学会一个重要的技能:学会分辨感受。
有很多人在这儿说出来的不是感受:“我觉得你让我很生气。”看到了吧:不是发生的这个事让她生气,而是你让他很生气,我感觉到被抛弃了,这不是感受,这是你自己的想象的一个动作,自己加的戏。
你本来不是被抛弃了,你感受到的是孤独、是难过,但我们经常表达出来的是我感到被背叛了。在这个加戏过程中,我们就被离了长颈鹿似的沟通方式,没有用带着尊重的方式跟对方谈话,而是要指责对方。
所以这里的重点是怎样把感受表达出来,而不是一个动作。这个感觉的背后是什么呢?就是我的需要。
3)需要:我表达我的需要
因为我需要。。。。
因为我需要陪伴,因为我需要这个家有家庭的氛围。这是我的需要,表达出来。
4)请求:提出一个可以做得到的需求。
现在我想要。。。。,如果你愿意。。。的话。
比如说“”老公你以后能不呢每周有三天时间8点钟以前回家咱们一块吃饭。”这就是一个可以做得到的需求。
如果说“以后你对我好一点”,这就是一个难以做到的需求。而我们生活当中有很多难以操作的需求,比如“你以后有点眼色好不好,你以后要更机灵一点、更勤快一点”。这些话说完之后到对方那里只有指责没有别的东西,没办法给对方带来任何的改变。
这就是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的套路,要牢记这个过程,就会发现双方的矛盾少很多。
最后,当对方开始给我们讲述很多他的感觉、痛苦、不愉快时,我们需要学会长颈鹿似的倾听。
我看到你。。。。我猜你的感受是。。。我觉得你。。。我想你可能是需要。。。对吗?最后如果我做一件。。。会不会对你有所帮助。
当我们能够准确的反映出对方的情绪是,对的就会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