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这个词现在已经被用烂了!因为在当下,无论你是谁?你身处哪里?似乎谁也逃不脱焦虑的魔咒。
适度的焦虑带来的是动力,这是正面效应。而频次多时间长超过承受范围的焦虑,带来的就是不可控的紧张、压力甚至是抑郁的后果。
房奴、卡奴,从前经常被我们提起,现在大家也不屑于被扣上这样的帽子。可能更多的是一种无奈,甚至就是一种焦虑。在城市中享受城市的福利,就不可避免承受起应该有的焦虑,似乎已经是一种大家默认的共识了!连孩子们也是,上五六个培训班补习班,奔走于其间,似乎是必须有的常态。虽然报怨,但还不得不而去那么做。似乎别人的标准就是我们的标杆,集体的焦虑也是我们竞相争比的尺度!
记得看到过,被饲养在狭小笼子的狐狸,因为饲养它们是用来取用皮毛的,所以给它们的空间非常狭小。有的狐狸会围着笼子不停打圈,有的是撕咬笼子,都是由于长期处在狭小空间,而导致的焦虑甚至是抑郁。见过养鸡场里的小鸡没有?它们从小就会被人把喙给烫平,为什么?因为防止它们互相攻击。那为什么它们也会互相攻击?鸡不是吃素的吗?应该没有这么强的攻击性才对啊?最终原因还不是长期处在狭小空间的原因么?
想想人和动物也并无二致!人长期生活在拥挤的城市,不管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接受的结果。总是会有许多人不能承受这种近距离的拥挤和随之带来的焦虑感。难道我们就听之任之,任其发展吗?有两个问题需要重新审视。从小范围来说,为什么有的人能承受的压力会更多更大却依然很好?从大处分析,城市化的进程中对资源信息的充分重组和利用,没有人的高密度整合是不可能做好的,这是必然。而作为个人我们需要做出怎样的调整,才是重中之重。
所以,我们面对的问题并不是最终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是有更深层次的问题需要我们用心挖掘。有些问题只是表象,而深层次有更多问题,那些需要被深挖的问题才是源头。只有解决了源头问题才能彻底解决当下的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