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脚后跟痛得受不了,是不是得了足底筋膜炎?”
一说到足跟痛,大部分人下意识地就觉得是足底筋膜炎。
这里的炎症指的是“无菌性炎症”:指由物理、化学等非细菌性因素引起的炎症反应,一般有肿胀、紫青、疼痛的症状,常见于慢性劳损和运动损伤,那么出现炎症引起的足跟痛时,应该如何处理呢?
在讲解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得知道脚底的结构。
我们的脚底是一个类似于弓箭一样的结构,医学上称之为足弓。这个弓可以缓解身体冲击力,并形成一个能够托起身体的平面。但脚掌没有肌肉,它的力量全部来源于足底的一个筋膜。
这个筋膜连接前脚掌,在脚后跟处打了个折,连接着小腿的肌肉。当我们的脚底受力后,小腿肌肉收缩,就会拉紧这个足底筋膜,以便对抗脚底的受力。但此时,这个筋膜本身内部也会受到伸拉的应力,在脚后跟处,筋膜也会压迫足跟骨骼。
如果身体经常负重,或者活动过多、运动过度,足底筋膜就会持续有拉伸应力,脚后跟处的骨骼也会受力频频。这样一来足底筋膜就容易出现无菌性炎症,脚后跟那里的骨骼也会自我加强,长出骨刺来。
哪些因素会导致脚底疼、脚后跟疼?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脚底疼、脚后跟疼,其实是一个问题,那就是足底受力过于频繁,劳损了。以下这几个因素都会加重足底筋膜的负担。
一、长时间跑步训练的人
长时间跑步训练会让足跟部得不到休息,在持续负重的情况下容易引发。
二、长时间穿着不适合鞋子的人
鞋子不适合也是导致此病的原因之一,长期穿着不适合鞋子行走活动会让足跟部受损,导致筋膜炎。
三、中老年人
中老年机能下降,软组织柔韧度比较差,在长时间行走或者运动过度的情况下就容易发生
四、经常穿高跟鞋的
虽然高跟鞋能提高女性自信,不过经常穿容易伤害脚部,让筋膜炎“趁虚而入”。
五、经常站立、行走的人
售票员、芭蕾舞者、教师、运动员等,在工作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需要站立,而足底筋膜炎受力频繁,出现损伤的可能性就越大。
六、运动方法不正确的人
虽然运动可以养生,不过错误的运动方法却是对身体不利的,容易伤害到我们的下肢,诱发脚底疼痛。
确诊了足底筋膜炎,日常生活该怎么做?
1.换一双合适的鞋子,鞋垫
很多人生活随意,哪怕是日常工作,也喜欢穿人字拖、硬底布鞋。还有的人,为了美丽,总喜欢穿高跟鞋。无论是哪种,都会改变足弓受力,诱发、加剧足底筋膜炎,建议选择底较软,缓冲效果好、透气舒适,大小适宜的运动鞋,同时可以买定制鞋垫,让全身重心迁移,减轻足跟部受压。
2.疼痛较为严重,可尝试"用药"
如果自己疼痛明显,可以使用纯中药成分的足利芙来缓解痛感,建议在泡脚后使用,促进脚部血液循环,局部涂抹有利于渗透修复,一天使用2-3次,坚持使用两周左右疼痛情况会有一个很大改善。
3.做足部拉伸。
平时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做一些足底滚网球,弓步推墙,脚踩毛巾,掰脚趾等动作伸展你的脚趾和小腿以防止硬化,通过放松韧带,舒缓紧绷筋膜,可以加强足弓部的肌肉和筋膜弹性,并可以减轻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