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主题
聚餐
二. 事件:
孩子的同学一家是台湾人,因为疫情今年春节不能回去过年,一次在交谈中说到过年不能回去,在这里很孤单,我即刻就说没事的过年我们一起可以聚聚,孩子们可以在一起玩的,让孩子感受一下有朋友陪伴的过年吧(当时是不加任何思索的,应该是本能地要拯救,当时感觉台湾的同胞就像嫁出去的姑娘一样,现在回娘家了,我们做为娘家人要好好招待一样)!除夕和大年初一初二我忙着自己家人及亲戚的各种活动聚会,但内心总有一种不安,有种声音我要约一下台湾的朋友,又担心着用什么方式约怎么玩,合不合适什么的。还好大年初二下午台湾朋友竟主动约我们一家去来个家庭聚餐了。我的那个石头放下了,但又开始焦虑担心聚餐我家孩子多会不会太太吵闹,她们会不会表现的不好,应该注意些什么礼仪,甚至要包多少红包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围绕着我,直到我们去参加聚餐!而没有想到的是这个聚餐是那么的愉快,台湾朋友人家是那么的爽快开朗,和我们一样热情开放,聊童年聊生活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孩子们玩的也是很疯,过程没有出现任何摩擦,我之前的那些焦虑担心都是白费!
三. 即时反应:
焦虑加上内心好几个我在打架的感觉
四. 此刻身体的感受如何?
如释重负,感受那个套了好多模式外壳的我,一层一层的脱下看看,内心是平静的
五. 内在对话是什么?
我的外壳太多了,那背后是什么呢?怎么形成的呢?
六. 内在感受是什么?
我想深挖自己的内心,但是感觉还有距离。对自己好像还有种雾里看花的感觉!
我急切着看清自己!
七. 自己内在什么情绪伤痛(情绪钩子)被触动?
生活在喜欢照顾别人的感受的家庭中,从小被教育要照顾弟弟妹妹们,帮助照顾他们!记得有次犯了错,父母教训时问我,养你让你好好学习长大了干嘛呢?我的回答是:让我有能力可以挣钱,然后我可以再帮你们照顾弟弟妹妹上学,父母便很满意!
小时候生活在处处皆是对比的环境中,让我知道表现好优秀代表什么!时刻注意着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时刻考虑着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忘我的不断地追求接近更优秀的人(甚至是讨好)以便让自己变的更优秀!
八. 发现自己有什么限制信念?
害怕被否定不够优秀被嫌弃!满足别人契合别人可以得到认可!不能平等的面对不同的人,会给人分类,常有演绎及评判!不敢在觉得比自己优秀的人面前做自己!可以在弱者面前展示自己得以优秀好人的满足!
九. 临在后看到的真相和可能性上什么?
想象演绎都是假的,我们都是真实存在的地球生命体,你是你的样子我是我的样子,他有他的样子,各有各的轨迹,各有各的作用,没有分类,没有高低,没有贵贱!我们存在着并又互相联系着,没有头脑的想象我们都是平等的,互爱的!
十. 可调整的回应和选择是什么?
真实的感受这个世界吧,它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可怕,坚实的做自己,没有人嘲笑你,即时有人嘲笑你,那也他的事情,和你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