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整天侍候你的皮囊,是没有出息的,只有会用肉体才能成材。”
这是作者九十九岁的阿太的至理名言。
“我们的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了。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侍候的。”
这也是阿太临终时的遗言。
两段话,阐明了肉体与精神的界线,也回答了人本质的问题。
在故事中,有几个点可以体现出阿太的性格:
一是外婆走后,白发人送黑发人,她没有流泪,也没有萎靡不振,而是骂骂咧咧,走来走去,时不时打开棺材看外婆,再检点祭奠供品的情况,看到有人杀不死鸡,她抡起来扔地上摔死,说不让折腾它的灵魂了。
从这些细微处看,阿太是内心坚韧的人。
二是阿太二次将舅公扔海内,让他学会游泳的事;受外婆嘱托照顾黑狗蛋也就是作者本人的事;即使是腿脚走不动了,依然坚持让作者扶着,而不愿意让用交通工具;修屋顶摔了一跤后,哭了,实在走不动了,被困住了。
这些点点滴滴听作者述说,也诠释了阿太内心对“舍得”的理解,也借生活中的事例反证了性格中坚韧,不向任何事屈服,更不向困难屈服的个性。
三是阿大虽然没多少文化,却能说出灵魂与肉体的关系,和用狼性法则教育后代,还有即使是腿脚不利索了,借力的只是作者的手臂。
从这空点上来看,除了塑形上对作者的影响,也就是有阿太的存在和陪伴,让作者在遇上困难,内心脆弱时,选择向她诉说,不你她能否听见,是否听懂,之后在心灵的依存下,让作者内心安宁,然后获得勇敢前行的动力。
四是临终前的交待,让黑狗蛋不用伤心,告诉他死不过是一脚蹬的事,还说要是真想念,她会回来看,没了肉体,只剩下皮囊来去更自如。
这是豁达洒脱的表现,也是多么通透和潇洒的作派,充分说明了阿太的特殊之处,还有阿太与众不同的一面。
这也让作者在写下这位充满智慧,乐观,睿智的老人,再展现她别于别人的形象之后,让作者本人还有读者们,又异外地获得了一份财富,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点呀。
而书桌前的我们,也在看过作者笔下生动活现,有血有肉,跌宕起伏阿太的一生之后,也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