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阅读完复盘心态一章,对区分“我”和“我的表现”这一理念非常触动。
“我”是指个体的本身,而“我的表现”是我们个体在所做的事情的方式和态度呈现的结果状态。
所以我们在复盘的时候是对后者的方式和态度进行反思和总结,而不是对我们的个人进行评判。
然而生活中,太多的人都存在一个错误的思维方式——否定我们做的事情就是否定我们自己本身,所以内心在面对复盘的时候总会觉得是对自我的一个批斗大会。
于是,在面对外界的否定或者建议的时候,内心总会不自觉地受到撞击——我真的太失败了,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我就是个失败的人。
当然,作为一个内心敏感的人,我自然也是不可避免遭受过这个课题的困扰
特别在工作中,总是把自己的表现和自己捆绑在一起,得到领导的表扬满心欢喜,感觉自己未来可期。
而在收到批评的时候心境非常的低落,不断地进行自我否定,一整天都抑郁寡欢,觉得自己是个很失败的人。接着会把自己带入到一连串挫败的过往经验中验证自己是个失败者的角色。
所以,区分“我”和“我的表现”是在复盘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区分这两者的区别才能在工作中以良好的模式进行复盘,取得工作的进步。
同时很庆幸自己从事于特教行业,面对特殊的孩子,我的热情热情付出每天都得不到任何的回应,就像一片鹅毛落在水面上——激不起任何水花。
然后,工作的性质让我必须随时对孩子的状态进行分析——
为什么孩子没有反应,是强化物不足,还是任务太难,或者辅助方式不对
为什么孩子大哭大闹,是没睡好,还是没得到自己想要的物品,或者被某个东西吓到
……
经过一系列的外因假设,强行将“我”和“我的表现”进行了练习。日复一日的复盘,三年的时间终于将两者区分开,“我”就是“我”,是个独一无二且美好的个体,“我的表现”有好与不好,有改之,无则加勉。
所以,不管工作还是生活,都需要将“我”和“我的表现”进行分离,只有以积极客观的心态去复盘自己的表现,无条件认可与接纳自我,才能真正活出自我,散发出个体生命的光芒与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