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错误的导向和错误的训练,大多数练书法的人是很难将写字变成一种生活状态的。或许带给训练者的是无尽的烦恼与追名逐利的痛苦。
当然,绝大多数训练者也不清楚自己训练的对与错。许多人将错的认为是对的,又有许多人将对的认为是错的。总之,是弄的混淆不清。
就像许多人认为练毛笔字就等同于练书法。而更多的人认为书法不过就是写写毛笔字而已,没什么了不起。
这些混淆不清的概念使人们对于书法的认知处于偏颇状态。这也是近年来许多书法外行在没有丝毫准备的情况下对书法指手画脚的主要原因。
从写字的角度而言,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直观的评价,这个人写的字是否漂亮还是不漂亮。
而对于书法的评论则完全与写字不同,首先对书法的评价要先确定这幅书法作品的书体来源,即是学谁的,是什么风格?然后再从用笔,结构,章法,用墨,创意等等各方面进行分析,再确定这幅作品的等级优劣。而不是直观的,凭感觉去说这幅作品的美丑。
即书法的评价与写字的评价完全是两个层面的问题,而不能混为一谈。但今天人们对于书法和写字概念的不清楚也导致了两者之间的评价出现异常的混乱。
由于认知的混乱,也导致书写者在日常书写中出现了某种焦虑,这种焦虑的本身就是书写者对于书写,或者说对于书法认识上的无法确定。他们不知道自己写的是字还是书法,不清楚书法和写字到底有什么不同。
他们非常迷惑的一点是,古人的书法到底好在哪?我写的都比那些书法家写的好,为什么我写的就不是书法?处在这种认知下的迷茫,使许多训练这,书法学习者心有不甘,也很不服气。由此,我们会看到网络媒体中有许多这样的人在发牢骚,许多人还表现出过激行为。但他们从来不去反思自己到底哪里出现了错误,为什么自己写的字就不是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