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原创,文责自负
每年过年都要带着妻儿回老家陪我父亲过年。
对我来说回家这几天真的是痛苦的几天,等生活过了三五天后适应了,也要回县城生活工作了。
老家的生活几十年来没有啥变化,除了十几年前老房子漏雨了,没办法才拆了建起来当时流行的彩钢瓦顶的几间大房子,其他的一切如故。
当时我的想法是让父母离开老家,去县城买一户小平米的楼房,也方便我们照顾。可他们觉得亲戚邻居在身边才有家的感觉。
农村没有自来水,没有天然气,更没有热水淋浴集中供暖。
取暖依然是大炕烧柴火,小锅炉烧煤辅助。
北方的农村到处都是土都是灰,做饭的时候一把柴火烧火,一铲子炒菜做饭。无论做什么饭一掀锅盖烟灰与尘土就会趁机落进锅里。更不要想着自己做的饭色香味俱全了,不嫌弃它已经很难得了。
平时的取暖火炕可以应付,冬天最冷的时候会到零下二十五度以上,这个时候就要把小锅炉烧起来了。锅炉装在屋子后面的偏厦(紧挨着房子建的小房用作仓房),锅炉原理就是在炉子的外侧装有水箱,加热后的水随管道流进室内的暖气片散热。这个东西比起以前的炉子要好的多,炉子要安装在室内,室内就要存放煤等,锅炉就干净多了。早上起来把锅炉里的灰扒掉,那个场景有点像在里面扔了一颗炸弹,灰就噗的飞腾起来,飘的到处都是,然后炉子里放上引柴,松毛松塔最好,然后放棒子瓤,烧起来后再把用锤子打成小块的煤放进去,就算完成任务了。剩下的就是随时想着加煤,毕竟煤是有燃尽的时候,否则还要重新点火。
家里的锅碗瓢盆永远也刷不干净,千年的老油糊了一层又一层。本来后盖房子以后屋里有了下水道,可是不知道怎么也堵了,所有的废水都要收到桶里,满了就要带到院子里倒掉。我回来后把用的餐具都用热水加洗洁精清洗很多遍。老年人就不爱用洗洁精,也不会把餐具洗很多遍,看上去没办法使用。
家里的水井花了几万块找专业打井队弄的,我爸说井深100多米,我记得我小时候的井都是几米十几米,而且那时候都是人下去挖。如今水井也与时俱进了深到100多米了。井里抽出来的水杂质很多,用过几天,储水的水缸就是一层黄泥。后来我买了净水器,算是能喝上干净的水了。
院子里是原生态,下雨就是泥,随着脚就带进屋里了,不下雨土变干燥,有风的时候就会随风起舞,不经意间就飘到屋里。我跟我爸说铺一层砖或者水泥槌一下地面,干净些,他说不想投资了这个年纪了,没必要了。
这样的生活状态与我小时候没有啥大区别,那个时候一个冬天不洗澡也不会觉得不舒服,我还很喜欢生炉子,围着炉子添柴加煤,暖烘烘的真舒服。
有时候我就想为什么那个时候生活那么艰苦却依然快乐呢,而如今衣食无忧却再也没有那个时候的快乐了?
城里的生生活有上下水,卫生间,暖气,燃气,相比起来简直就是天堂一般的生活。可是人们依然怀念儿时的生活,或许只是因为那个时候的单纯。
依然怀念那个纯真的年纪。
即使那么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