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养生丨处暑过,暑气止

处暑秋冻适增衣

重在养阴护阳气

早睡早起调情绪

气候变数湿热雨

登高练操除浊气

清热安神银耳蜜

--选自《二十四节气养生歌》


8月23日,周一,农历七月十六,处暑,秋季的第2个节气。处暑过,暑气止,处暑表示炎热的暑天正式终止。


处暑过后,秋意渐浓,气温由炎热开始向寒冷过渡,很多因素在不经意间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


况且夏天过多的损耗也应在此时及时补充。所以,此时亦应特别重视养生。

1

春捂秋冻


人们常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捂”是为了帮助气血走表散热,促进阳气生发;“秋冻”是为了气血入里保存热量,促进阳气潜降。


中医认为入秋以后,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不需要急着添加衣物。


要身体有一些凉意,不要天一冷就马上全副武装,这样有助收敛阳气。睡觉不要盖得太多,以免导致出汗伤阴耗津。


不过,“秋冻”还是要因人而异,根据实际状况灵活掌握。同时,早晚比较凉了,要注意适当增减衣物。


2

滋阴润燥


秋天最大的特点就是燥,燥可以使人干燥伤阴,首先犯肺引起咳嗽少痰、咽干口燥等症状,要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防治。


饮食方面,要注意健脾祛湿养胃,所以饮食上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加重燥邪伤胃。


养成按时吃饭的习惯,避免冷饮凉食,饮食上要“润”。


中医认为“肺气太盛可克肝木,故多酸以强肝木”。多吃滋阴润燥食物,可避免燥邪伤害。

还可以吃一些苹果、梨、葡萄等滋阴润肺的水果。


要注意的是,处暑后更要注意勤开窗通风,除了让空气流通外,但夏季的暑湿之气还遗留在室内,开窗通风可以让秋天的肃杀之气驱走暑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