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日 星期一 晴 汝阳县实验小学 张汝格 激励“优生”超越自我的要点有二:一是尽可能多地让他们在各方面实践,以发展自己以前没有意识到的潜质;二是鼓励他们在日常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战胜自我。甚至有时需要设置一些难题去“折磨”他们,让他们在一次次与自己“过不去”的过程中体验到“人生的乐趣与辉煌正是从战胜自我到超越自我”。
李镇西老师能够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指导学生,真正做到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以至于他的学生能出类拔萃。
程烨,一个多才多艺的学生,写的一手好字。但由于他从小跟随父母生活在相对闭塞的少数民族地区,以至于他的思维不够开阔,知识面相对较窄。李老师就就想方设法来帮助他弥补不足,先是从谈心入手,介绍一些名人故事、励志故事等让他看,鼓励他参加演讲比赛、竞选班长等活动,程烨经过一次次的历练最终超越自我,走向成功。
杨嵩,是一名神童,9岁上初中,16岁获得全国奥数一等奖,并被保送至复旦大学经济学系。由于他的高智商使得他从小在学习上没有遇到一点困难,但他的习惯极差,没有一定的目标。李老师“对症下药”,给全班同学读《16岁,在金字塔尖》,用他们同龄人的事迹来刺激、影响他的学生;鼓励他参加各种“职位”竞选,锻炼她的能力;当他在高一参加的一次华中某大学少年班招生测试时,遭遇落榜时,李老师因势利导,帮助他走出失落区,勇敢接受人生遇到的挫折。杨嵩最终被保送复旦大学经济学系,除了他的高智商,也绝对离不开他参加各种活动历练的收获。
作为教育者,所谓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其说手把手地训练,不如说是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