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中午放学回家,说下午有美术公开课,需要带彩笔,我说好啊,顺手把小套的彩笔拿出来了,孩子说想带大一点的那一套,我不想让她带(因为二年级带彩笔的时候会把彩笔弄丢或者弄坏,所以大套家里用,小的可以带学校),于是开始了说教模式,孩子不吭声了,有点想掉泪了,我还想再说,孩子反驳“别说了别说了,我带小的还不行吗”。我闭嘴了,同时也意识到自己越界了,也多嘴了。
吃午饭的时候,孩子没有情绪了,但是能感觉到孩子不开心,我就在想着,吃过午饭怎么和孩子聊聊。
午休躺倒床上的时候,我问孩子,彩笔是买给谁的,孩子还有情绪,让我别说了,她就带小套彩笔,我明白孩子还在情绪里。我拍了拍她的背“妈妈知道你心里不舒服,你说出来啊,我们不是刚前几天说过,心里有想法要说出来吗?”孩子掉泪了,我的话触动到了她的心里,我接着说:“我觉得妈妈刚才说的话有点小问题,你能和妈妈指出来吗?”孩子转过身来回答:“你老是说我会把彩笔弄丢弄坏,那还是二年级的事了,现在带小套的彩笔去学校,我从来没有弄坏过啊”,赶紧点赞:“是啊,女儿说的对,那还是二年级的事了,你现在三年级马上四年级了,管理自己东西的能力提升了,可是妈妈还停留在你二年级的思维状态,确实妈妈应该要加快步伐学习了,不然就跟不上你的脚步了”。我接着告诉孩子:“彩笔大套和小套都是买给你的,去学校带哪个你说了算,妈妈不应该干预,你自己决定吧,”她小声说了句“我就带小套”,我知道故意在耍小性子,装作没听见(让她在自己的情绪里待一会),过了大约五分钟,自言自语说到“还是带大套吧”,我回复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妈妈相信你”,我顺势把孩子抱在怀里,拍了拍她的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