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开始读《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它对于当下我的生活有实实在在的指导意义,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工具书。
读完后,我认为非暴力沟通,就是指用爱的语言进行谈话和聆听,使我们情意相通,乐于互助的沟通方式。
非暴力沟通模式的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非暴力沟通的精髓在于对其四要素的觉察,而不在于使用什么字眼进行交流。用它了解自己,理解他人,加深与人的联系,改善人际关系,自己协调工作生活各个层面的矛盾和冲突。
借助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一方面诚实地表达自己,认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另一方面关切地倾听他人,体会他人此刻的感受与需要。保持对这两方面的持续关注,形成良好的互动,直至心意相通,乐于互助,友谊之花必将在你我心中盛放,丰富他人生命的愿望得到了满足。
对于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一共八个大字很好记,但真正在实际生活中操作起来不容易。我结合书中列举的实际,边与生活连接边思考,发现自己在沟通中确实存在“暴力”沟通的情形,如:给儿子准备的早餐,催他几遍都不吃,我责怪他不理解我,再如:听到他人对我的不理解,我就急于辩解,闹得双方都不愉快。了解了这四要素后,我才明白专注于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以及真诚倾听他人是何等重要。
对于这四要素的运用,有几点儿提醒我们不能忽视。观察时不带评论;说出感受时要用具体的语言,不用模糊的词(很好、开心…),关注体会和表达感受而非想法和自我评价;说出需要时要清楚表述、大胆直接,对自己的感受负责,而不指责对方;请求帮助不是命令,提出请求时要明确具体、不模糊。
关于非暴力沟通的表达方式,我们可以参照如下模式练习。
1.表达自己的感受与需要时,可以用“我(感到)……因为我……”这样的方式。
2.倾听他人并给予反馈,可以用“你(感到)……因为你……”的方式,并使用疑问句来给予他人反馈,这便于他人对我们的理解作出必要的补充。用心倾听并给予反馈时,体会对方的感受和需要,而不是安慰、建议或表达我们的态度和感受,给对方下结论(同情、辩解…)。
以上是本书给我留下印象深刻的方面,至于非暴力沟通的运用,还得需要在实践中反复练习,不断转变,在乐于互助中感受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