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是《变量》后半部分的书笔记。何帆提到变量的五个小趋势为:大国博弈、技术附能、新旧融合、自下而上、还有重建社群。今天主要是讲自下而上以及重建社群最后两个变量。
作者让我们试着把自己带入一个城市盯梢者的角色,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他观察了,街头传统菜市场喧闹,便捷,接地气的买菜体验与经济、高效、带有设计感的超市购物体验。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前者蕴含的活力和能量,这种能量是一种在艰难环境中求生存的能力,一种迅速利用机会萌芽的能力,即我们所说的自下而上的力量
自下而上 VS 自上而下
我们中国在过去二三十年,经历的城市化是一种极具独特的自上而下、政府主导飞速发展的城市化。怎么理解呢?政府低价收购农民土地,然后把土地卖出去,卖地的收入成了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政府在利用土地的收入以及土地作为抵押获得贷款,进行大规模基础建设、投资、修路,造新城建设开发特色小镇。而2018年,已经有很多信号表明,自上而下的城市化也无法持续,这些信号一是是土地流标现象严重;二是大量标杆性的房地产改名换型,声称要造汽车、要养猪、要做机器人,有的甚至要造轮船;三是收缩城市出现。这里浓墨重彩第三点 。
特定时期城市可以靠自上而下的力量推动发展,而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城市必然要经过自下而上慢慢生长,只有在城市大规模扩张,突然放慢之后,我们才能意识到自下而上的力量,可以说:而正是与城市扩张相对应出现的城市收缩,才让自下而上的生产有了可能性。
单核城市和多核城市
单核城市是过去的模式,城市的主要功能都集中在中心区。即使有一些在大城市周围的卫星城,但这种效率仍然低下,未来的城市会变得更加扁平化,没有单和没有中心,是多核的。
这种规律就像细菌和真菌,细菌只能自我复制,而更为复杂的真菌生物,喜欢交换和合作;细菌喜欢秩序,喜欢简单一成不变,而真菌的交换和合作看起来混乱无序,却能创造出越复杂先进的生命,才有了波澜壮举的进化之旅。
这种城市化的迭代规律用东莞作为例子来说明。东莞不设县,是一个只有市和镇两级建设的特殊城市,每一个镇都有一个中心区,商业配套服务集中在中心区,工业园则分布在镇下的村。这种具有各领域专业化分工、宽容的打工环境新、生产群体的多样性、以及产业链完备等特色,让东莞成为更具活力、信息快捷、转型容易、合作紧密的的城市。这也是我们提到的去中心化的魅力。
一方面,生态系统具备多样性,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总体稳定性。另一方面,生态系统的的开放性也能更加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这里用义乌作为例子。
义乌是中国城市实现精明收缩的少数代表。义乌在过去几年经受产业转型的压力,他们没有依靠政府的力量,而坚持做专业和传统,将订单直接面向全世界。在义乌中,那些改行做房地产、投资做金融反而死的更快,那些坚持做好事业的,成了传奇,因此义乌总结出,三点商业转型的秘诀。
- 要踏踏实实做好大品牌,不求做大,只求做强。
- 重视分散风险。在市场夹缝中,生存通过强大的信息渠道,相互交流,高校的试错
- 不求天,不求地址,靠自己迅速反应。
义乌市,卑微者最顽强,他们最大的优势是从来没有受到过重视,上天只帮助能够自助的人。因此,义乌的精明收缩是,因为它保持了开放性,中国各个城市能不能保持开放型是关系到兴衰的最关键因素
城市的颜值革命
最后提到了颜值革命,也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新生力量。网红店的兴起就是最好的例子。网红店有着出色的颜值和美观,迎合年轻人的新鲜感、探式索消费,颜值革命的来源于一种转变:城市正在从碳基城市转变为硅基城市。
单核空间是人类的身体信息相关的实体物理空间,而硅基空间则是互联网世界。硅基空间具有虚拟运算共享的优势,最初互联网依托城市发展,互联网崛起后,反作用于城市出现巨大的转变。互联网颠覆了传统城市的空间概念,引发了各种小而美的创新活动,使原本在城市黄金地段的步行街和商业中心开始落寞,中心区装修豪华的沿街铺面可能无人问津,犄角旮旯内侧小巷里边的使具有特色而高颜值的、有气质的小店很却异常爆棚;要么是在过去近郊区荒废的别墅也多了很多生活气息,这些别墅摇身一变变成了民诉美容院、小茶馆、培训班、艺术工作室等高颜值的区域。
扩大来讲,一个城市中的老城旧城和城中村很可能在这场颜值革命中受益,它蕴含着一种持续演进、自我繁殖、自我更新的能力,他们是保护城市发展的湿地。
如今小众是主流,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审美,不能用一种统一的标准定义,你可以遵循一条清晰的主线去寻找,越是自下而上的力量,得到尊重,得到赋能的地方,对颜值的追求就越强烈,美好的东西却用,更容易被追捧,越容易在混乱中涌现出秩序。
重建社群
《论美国的民主》的作者法国思想家托尔维克说了一句话:如果让公民多管小事而少操心大事,他们反而会关心公益,并感到必须不断的互相妥协去实现公益。这句话也叫托克维尔定律,意思是说我们必须建立一种社群生活,才能更好的发现自我,只有当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学会如何彼此相处,一个社会才能更加平等和谐
例子是北戴河的小区阿那亚,阿那亚具有丰富的社群活动和兴趣班,邻居们彼此之间认同,关系很亲密。阿那亚的很多业主,都有自己工作所谓的第一人生的本职工作,把自己的爱好和社群活动成为第二人生。阿那亚的例子再次用一句名言来解读:利己主义是一种盲目的本能,可以使一切美德的幼芽枯死。而抑制利己主义只有社群活动。二者就像云和雨的关系,天空中的云,要变成与云。必须是水汽,水汽遇到了尘粒才能凝结成水滴,尘粒的专业术语叫凝结核,而一个社群需要有活跃人物当凝结核,才能实现从云到雨的转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重建社区的新变量呢?
这是一股由多种力量汇集而成的激流。
第1种力量是丰裕社会,在丰裕社会,私人财富虽然增加了,但公共产品变得稀缺,所以一个丰裕社会友善互助的社群对人们的幸福指数提高变得很为重要。
第2种力量是择邻而居,有了对幸福指数的选择,人们就会对居住环境,邻居有了要求,才会有了筛选和分类会出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状况。
第3种力量是网络连通。网络增加了线下交流,因为在群里发言的成本低,人和人通过频繁曝光相互熟悉,距离可以创造了美,而且增加了彼此间的吸引力
小而美,远离中心地带的典例还有,范家小学的孩子们。
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极有可能出现在小而美,远离市中心,的偏远小学,因为这些小学最薄弱的环节可能是突破口。差的不能再差,所以改革空间大,因此才有施展才干的机会。不会出现在城里是因为那里的学校是现有管制,体制和利益格局下的,大规模学校实行的是军事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既得利益者会想方设法保住自己现有体系中的位置,改革空间小,所以一直沿袭陈旧的教学体制
所以小班是未来学校趋势。中国现存教育的一大问题是偏远山区的留守儿童,这种小而美的学校会最低的成本、最实际的方式给与让孩子一个平等,包容,自信和乐观社群。有心理学家表示对孩子成长影响最大的社会环境,是由同龄人组成的社群,并不是父母。即使缺乏父母陪伴,孩子仍可以通过这种成长性的思维来获得好的出路
狭窄的两条路
我们的传统观念里,关于未来可能只有两条路,一是通过高考进入大学改变命运,如果考试失败可以选择复读,继续上大学。如果考不上,留给农村孩子的选择无非就是到工厂打工,城市送快递,城里人做保姆,开顺风车,这些狭窄的出路。然而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自下而上的力量,我们可以变成厨师,健身教练,化妆师,网络主播,果农,民宿老板,等等。
现代,看似宽敞的道路很有可能是断头路,而看起来崎岖的道路或许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未来的收入分配会成一条N型波浪曲线。干脏活累活的劳动者收入会提高,受过专业训练的熟练劳动者收入会更高,而具有创造力的天才人物收入是最高,是波峰,所以未来最成功的人是终身学习者,跟上没上大学没有多大的关系。
至此作者以一个开放而乐观的心态,鼓励我们下一代,大胆的朝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