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热乎劲儿,先写了吧!其实已经刷了半个多小时的网页了。
《入殓师》原来已经刷过两遍,这一次是因为安宁疗护培训要求,还要做线上分享,这一向都是我不擅长的,那就先打个底稿。
《入殓师》是讲述一个叫小林大悟的年轻人,努力了很久好不容易进入乐团做了大提琴手,结果没多久,乐团解散了,在完全不了解的情况,误打误撞做了入殓师。
入殓师就是给遗体清理穿衣服整理妆容放入棺木中。虽然这是份给死人服务的工作,带给我们的永远都是如何更好的生活的启示:什么是好的工作,体面的还是自己想做的?亲情是复杂的,失去时才发现原来揪着不放的事跟生命比起来完全不值一提。
先说说主人公的故事,打动我的几个细节:
1、乐团解散后,卖掉斥巨资新买没多久的大提琴时,反而松了一口气。
2、在闲暇时搬个小板凳坐在旷野里,一个人欢快地、投入地拉着大提琴,这个画面深深打动了我。
3、关于石头的故事。在没有文字的时候,人们用送的石头来代表自己的心意(心情)。他打开大提琴的盒子时,发现了6岁时父亲送给他的石头。然后就回忆起,他们一家三口捡石头的画面。父亲说以后每年都会送给他一块,可只送了他那一块,就扔下他和母亲,跟人私奔了。6岁时父亲离开后,再也没见过面,他已经忘了父亲的长相,也以为对父亲只有恨,这个石头带来的回忆,让他知道,除了恨,也曾经有过美好。最后一次跟父亲见面,就是为父亲送葬,面对着眼前一动不动的老人,他完全认不出这是他的父亲,更不能确认这就是他父亲,直到在为父亲整理仪容时,掰开父亲的手,看到父亲手里握着的那块他6岁时送给父亲的那块小石头。亲情是复杂的,真相有时不是我们想像的那样。其实,很多时候,事实都不是如我们想像的那样。
再说说他服务的对象:
1、尸体已腐烂的老太太。这是他第一次做入殓师工作的场面。这个老太太的房间杂物遍地,苍蝇乱飞,蛆虫乱爬。对于从未见过尸体的小林,这个场面刺激太过强烈。不过,我想说的是这个老太太,随着社会的小家庭化和人口老龄化,独居的老人会越来越多,这样的场面不时在现实中也不断被报道。如何度过老年和最后的日子,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个人的人生课题。
2、烧炭自杀的“美少女”,这是一个喜欢做女孩的男孩,“她”的母亲哭着说:我如果从小把“她”当女孩养就好了。父亲说:自从他变了以后,我从来没有仔细看过他的脸。
3、叛逆的少女。这个少女最后的妆容是一个张扬的少女的形象,女孩的母亲愤怒地对小林说:不要把我女儿弄成这个样子,我要她像(照片)这样的(文文静静)的样子。女孩的父亲怒吼:“都是你把她养毁了。”
4、中年女士。小林在为这位女士化妆时,问家人有没有她平时用的口红,丈夫默不作声(不耐烦),女儿起身拿出妈妈的口红。结束后, 这位丈夫追出门来,送给小林和社长一包柿饼表示感谢,和起初接待他们时的态度截然相反,说:这是她最美的样子。整个仪式过程,也从冷漠到最后的动容,对着妻子痛苦。
5、开澡堂的老太太。在老伴去世后,她一个人经营一个澡堂,儿子几次三番劝说她关掉澡堂,老太太都不肯,说关掉了,这些老客户洗澡就不方便了。澡堂所有的活儿都是她一个人亲历亲为,有一次客人要帮她,她说:让客人干活,要遭天谴(还是报应,记不清了,类似的)。最后,在抱柴烧水时,滑倒去世。去世的那年圣诞节,她一个日本老太太非要过这个圣诞节,买了蜡烛和蛋糕,和一个老客户一起过。还有一个细节,老太太喜欢围一个漂亮的围巾,最后小林也为她围上了。
其它也总结不出来,就这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