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舍得》根据鲁引弓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南俪、夏君山和女儿夏欢欢、夏超超,田雨岚、颜鹏和儿子颜子悠等“小升初”阶段中国家庭的故事。
《小舍得》通过向观众展示三组家庭不同的教育方式,即被填鸭式教育的子悠、主张快乐学习却被内卷波及而不得不卷的欢欢,以及家庭艰苦却省吃俭用供高价辅导班的米桃,而引发了公众对家庭教育的思考。
儿女们即将从小学升入初中,每个家庭都在面临种种变化,亲子关系也在不断沟通与选择中得到新的认知,父母与孩子迎来共同成长。
剧中的台词也引起家长不少同感和启发。一起来重温一下:
1.在剧场里,大家都坐着的时候如果有一个人站起来,那其他人也就不得不跟着站起来。
2. 一家人能够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那就是一个缘分。
3.那嚷嚷减肥的,从来都是瘦子。哭穷哭得最响的,其实都有钱。
4.什么是好日子?充裕的经济,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所以,这世界上有多少人在过好日子呢?
5. 我不允许我的孩子比别人差 。
6.拔苗助长绝对不是一种健康的教育模式,孩子们的求学生涯是很长,但一辈子更长。
7.人若没有享受过,也就这么过了。但是若是知道了它一点点的好,就不肯放手了。
8. 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有些人本就生在罗马……
9.人上人算什么人啊,我们家孩子就是没有那种匮乏感,几代人用不着攀附谁,也不用靠什么改变命运,打根上就没有那种急火火的意识 。
10. 米桃考100是因为卷面只有100,你孩子考94是因为能力就到94。
11.您知道我处境多难吗?我是娘家挺不起腰板,婆家看不起我 。
12. 班里八十多个孩子,老师从白天盯到黑夜 。
13.天上有星星又有什么用,天还是黑的啊!
14.你每次都说你是为了我好,但其实都是为了你自己的面子。从来不管我开不开心、愿不愿意 。
15. 孩子不是你咸鱼翻身的工具。
16.我们老家那边对孩子的学习抓得很紧,城里的孩子下午四点就放学了,老家那边,从一年级开始,天不亮就上学去了。
17. 现在的家长为了孩子,那可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18.很多伤害就像木头上钉钉子,就算把钉子拔了,洞还在 。
19. 父母跟孩子吵架,父母永远都不是那个赢家。
20.可能咱们都是普通人吧,有了孩子之后,会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丰富更深广,如果不要孩子呢,就需要有足够有趣自由的灵魂,才能对抗这漫长的人生 。
21. 我爸妈说了,每个人都要做好自己。
22. 我觉得你从来没想过让我高兴 。
23.反正她是第一次,我们是可以原谅她的,再说她平常对你都挺好的嘛,是不是?
24. 可能爸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需求吧!年轻的时候需要琴棋书画,后来需要煮豆种花。
25.我觉得我的妈妈不是爱我,爱的是考满分的我。
26.老师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
27.内心自卑的人但凡有一点点成绩,立马虚荣心爆棚,迫不及待。
28. 人要是没享过福,一辈子也就这么过了,可一旦享受到一点点好,就想拼命地抓住,永远都不要失去。
29.不怕你是学霸,就怕学霸过暑假。
30.你现在满脑子,全是什么高分啊,名校啊,出人头地啊。你从来没想过,孩子到底能不能顶得住。
31. 孩子不是流水作业上的产品,而是活生生的人。
32. 如果将来我有了小孩,我绝对不会逼他去上什么辅导班。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上学都可以。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颗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伟凡心理创始人艾歆伟说,“孩子出现的种种问题,原因都在家长身上,不是父母的爱少了,而是太多了,是父母对孩子的关注度太高了,父母要学会放下,放过孩子,也放过自己。”
教育真正的价值是一种启蒙、一种唤醒、一种开启甚至是一种点燃,教育真正的意义应当是帮助孩子从懵懂蕴藏的状态,带入一个自我成长的状态,使他可以成为一个社会人,培育他丰富的内心世界,提高他的精神高度。
如果一味的为了追求最优、最好,过多的将本不属于孩子这一阶段的知识填鸭式的塞进他们的脑袋中,家长只关注成绩、考试不管孩子的心理问题,那么培养出的孩子只会成为考试的机器,无法享受生活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