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于这种无法解释的情况,往往都归于鬼神的力量。
村里人都说:“这人肯定是撞鬼了,而且是一个怨念特别重的,阴魂不散,找替死鬼”,但随后就有人说:“他妈不是找了驱邪的,也没见有什么用?。
后来人们一旦说起正西二哥的死,都说是被鬼拿住了。剩下他二嫂和四个孩子,就受苦了。大女儿和二儿子看着母亲实在可怜,都相继辍学,出去打工,三胎是对龙凤胎,三儿子也出去打工。只有最小的女儿在哥哥姐姐的帮助下,考上大学,在银行上班。
对于老人来说,最伤心的就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正西的老婆死了,毕竟是儿媳妇,婆婆虽然伤心,但是更多地是看着儿子和孙子可怜。
玲死了以后,基本天天下午,到了饭点。正西年迈的母亲,都拿着手帕,包着一个大碗装满碗饭,搂在怀里,到正西家放了碗,就往出走,有时边走边抹眼泪。
这种日子过了没几年,正西的二哥去世了。这丧子之痛远比失去儿媳之痛,要严重得多。再加上,正西的母亲跟着老二一起过。老人一下子就被击倒了。
老人家是大户人家的女儿,生的漂亮,个子高,走路都是一阵风。正西爷爷以前是地主,两家都是有钱人,长工都有。后来才因为成分关系,下地劳动。农活不会就学,硬是把庄家人的本事都学会了,还是一把好手。
正西父亲四十岁就得病死了,她一个人把四个儿子拉扯大,又给他们都娶上了媳妇,村里人都很敬重她。
可现在她躺在床上,血压高得吓人,挂瓶吃药,就是不见好转。三个多月后,人可以下床了,但是眼睛不好了,看人非常模糊,不敢见光,一见光就流泪;平日里从没出过毛病的腿,走路也一瘸一拐的。
她本来想继续跟着老二媳妇,给她干活,可是老二媳妇看她身体不好了,说什么也不肯要她了。老大媳妇得了白血病,没法照顾她;老四,就是正西;最后只有跟着老三一起过。
正西的父亲以前是地主,去世的早。虽然他们四个兄弟,脑子都很灵活,城府又深。就因为成分不好,都没念几天书。
正西的三哥是老师,以前的民办老师,后来考试转了正。日子过得很拮据,一家四口就他一个人挣钱,老婆是山里的,有只胳膊不灵活。一放学,他就赶紧回家做饭。常年都是穿一双布鞋,衣服洗得发白。走在路上,没有人把他认为是教师。
简单的家务活、不需要多大力气的家务活,老三媳妇是可以做的。家里养了三只羊,一头猪,平时可以卖羊奶,到了过年的时候,猪就卖掉,家里没有多余的钱。
家族的这个变故,彻底打破了他们平静的生活。行动不便的老母亲住到了他们家,虽然老大和老四每个月都给零花钱,但是亲力亲为照顾老人,就是老三和媳妇的事。
他家一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很懂事,放学写完作业,两人一起拿着竹笼和镰刀,去给羊和猪割草。两个人学习都很好,最后都考上了不错的大学。
玲死了有一段时间了,人们都说:“这下子正西该高兴了,没了眼中钉,他也不用再生气骂人了”。
以前,玲活着的时候,正西从来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根本没管过孩子,突然要他像个女人一样管孩子的吃喝拉撒,换着是谁,都会不适应。
生活就是这样,意外往往让你防不胜防,不给你时间考虑,就当头一棒;但是人也很厉害,适应环境的能力是一流的,哪怕心里再怎么不愿意,眼下你都必须得这么做。
正西并没有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反之,他不爱喝酒了,见人不说话了,门也不出了,就连走路都是脑袋耷拉在肩膀上。好像骨头都是软的,没了往日的精气神。
大儿子对于母亲的死,心里是最难过的。那时,他才十岁,本来活泼调皮的他,一下子变得沉默寡言,仿佛一夜之间就长大了。他开始学做家务,做饭,带弟弟管妹妹。
村里人对于正西的这些变化,也不感到惊奇。他们开始可怜他,可怜他的三个孩子,当然也有落井下石的,说他是罪有应得,没做好事。
人就是这样,你比他们好的时候,他恨不得咒你祖宗八辈;你落难的时候,他又反过来可怜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