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把面发
老北京关于春节前期的民谣:
腊月二十三,糖瓜粘;
腊月二十四,扫房子;
腊月二十五,炸豆腐;
腊月二十六,割猪肉;
腊月二十七,杀公鸡;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
腊月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再过两天就是一年之始,万象更新,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了。
春节的历史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有关年的传说也很多。古代的春节叫“元日”、“元旦”、“新年”。辛亥革命后,才将农历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春节的主要活动是在除夕夜吃年夜饭、祭祀和守岁等,另外正月初一~初三的大年三天,也要祭祀供奉。这三天,一般除了做饭,不做任何工作,忌讳说不吉利的话,要拜访至友和尊贵的亲戚。春节从初一到十五,各地还举行各种庙会、社火、乡戏等活动,是传统节日中最为热闹和奢侈的节日。
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八,关于腊月二十八这天的民间民谣有很多,其中“二十八,把面发”的说法流传最广。因为“八”和“发”是谐音,发面象征着发财,寓意着发、发、发的意思。蒸馍则寓意着生活蒸蒸日上,寄托了老百姓的美好愿望——祈盼来年和和睦睦、事事如意、风调雨顺、发财致富。
此外,腊月二十八,民间还有“打年糕”、“贴花花”、“洗邋遢”、“扫灰尘”等说法。腊月二十八的风俗传承千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间习俗,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聚集了我们先祖的博大精深智慧和对未来美好生活追求的这些习俗,必将传承并发展下去。
龙年到,好运来。祝您:事业蒸蒸日上,财源滚滚而来。身体健康如意,阖家幸福安康!
以上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