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学习心理学课程,又是疫情隔离期间,闲来无事读了几本关于心理学的书,我想,如果自我意识是内心的另一个世界,那么这本精短的书,就像是这个世界的一扇窗。透过这扇窗,看到了我们内在的,包含着情绪和情感的心理世界。窗外的景象,更是吸引我们一步步去探索。
故事是这样的,经典童话《柳林风声》的动物主角们登上舞台,演绎了一个心里咨询疗程的标准模板。悲伤的蛤蟆先生整个人都不太好,挚友们前来相助,蛤蟆先生接受了朋友们的建议去见心理医生苍鹭,从初见咨询师,一步步说出抑郁的原因(眼前的苦恼),引发自我的状态觉察【儿童状态】,探索童年,找出痛苦根源【顺从行为】,童年发展的防御机制【关于愤怒的发泄方式】,再次引发自我状态觉察【父母状态】以及【成人状态】,倾听蛤蟆先生的人生故事,最后在探讨【人生坐标和人生游戏】。整本书直白的文字浅显易懂,以故事线的叙述告诉了我们很多心理学知识,问题点也都非常贴近生活,相信我们都可以在蛤蟆先生的痛苦中找到一些共鸣。
罗伯特·戴博德告诉我们,⼈的内⼼是存在三种⾃我的状态,它分别是⼉童⾃我状态、⽗母⾃我状态、成⼈⾃我状态。⽽这三个⾃我状态⼀直都出 现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它们不是同时出现,⽽是交替着出现,但我们却没能察觉到。
儿童自我状态:
是指在面对一件事情时,行为感受都像一个孩子一样。“儿童自我状态”是由我们的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包含我们小时候体验过的所有感情。刚出生时,我们只具备几种最基本的感情,幼年时,这些基本感情逐渐发展演变成更微妙、更复杂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成为自我的核心,融入我们自身的一部分,定义了我们一生的行为。所以某种情形发生时,会刺激我们的基本行为模式,所以我们像小时候一样去行动感受。
那么人类幼崽最基本的感情有哪些呢?观察我们身边的儿童就能看出:快乐、愤怒、悲伤、恐惧。所有的这些情感加在一起,就构成了自然型儿童。
但是当我们在婴儿时期就要开始在经验中学习如何应对生活,我们得对自己天生得行为做出调整。这就是适应性儿童。在父母的陪伴保护下,我们也许变得更加顺从,依赖,叛逆......所以我们未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最早期的成长经历中,早已塑造好了自己人格的雏形。
儿童自我状态,我理解为就是直接不加思考的表达出自己的基本情感。回想自己的生活场景,似乎也会经常不经意进入这种状态中,比如:被领导批评时的难过悲伤,被误解时的委屈,被信任夸奖时的开心......那些大哭大笑的瞬间,原来都是进入到了‘儿童自我状态’中。
父母自我状态:
处于“父母自我状态时”,我们表现得正如自己的父母。包含了从出生开始,我们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所有价值观和道德观,还包含了对生活的批判标准,让我们借此判断是非对错。要么总是爱批评别人,严厉挑剔。要么是在自我批判,偷偷无意识的配合别人,严厉的惩罚自己。
别一直沉浸在儿童和父母自我状态,只有成人自我状态才能让你进步:
在成人自我状态状态下,我们能计划,能思考,可以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能为自己所用,而不在被脑子里父母过去的声音所驱使,也不会被童年的情绪所围困。只有在这个状态下,才能学到关于自我的新知识。
这三种状态也和弗洛伊德认为完整的人格结构不谋而合,即人格由3大部分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所谓本我,就是本能的我,完全处于潜意识之中,更像是处在儿童自我状态下;超我,是道德化了的我,它由道德理想和良心构成,是人格结构中专管道德的司法部门,更像是处在父母状态下,自我,是面对现实的我,它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环境的接触发展起来的,是意识结构的部分。
觉察到这三种状态以后,如何“选择”自己的情绪表达呢?
审视自己的生活,先下意识的去判断自己处于哪种状态中。锻炼自己的觉察能力,当意识到自己处于”儿童自我状态“以及”父母自我状态“的圈子里,也许正在低谷中伤感无助,也许是在人群里唯唯诺诺,不敢维护利益的自己,也许是还活在父母嫌弃声里甚至抛弃态度的自己.....很多难以消化的情绪,在难受之余,一旦我们觉察能到自己此刻所处的状态。利用一些深呼吸放松法则,合理的跳出来,进入成人状态中,像一个旁观者去看待发生的事,像一个成熟的大人,去计划去思考去实施。当付出行动后,相信我们可以更快的走出自己的情绪漩涡。
但是这不意味着摈弃童年与父母状态。合理的情绪发泄,以及适当的道德督促,更助于我们身心健康,追求美好。觉察并搞清楚“状态”的作用机制并运用到自身,也是我们尝试探索自我的第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