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秋分,天还一片漆黑,余老实挑了一担大米,手里拿着一只电筒,沿着崎岖的山路赶往新小镇。这镇不大,却是远近货物交易的聚居地,十村八寨,想买点东西,或卖点东西,都要来这镇上。
余老实是石头村的人,平日以务农为生,村里人喊他“余老实”,他也只知道傻笑,不会寒暄。但是余老实种地是一把好手,同样的地,一样的田,到了余老实手里,一亩的产量总要比其他人多几十斤。在村里凭借这一优点,他也如愿取上了老婆—同村的潘三妹。平时小两口日子还不错,只是不知什么原因,结婚多年,潘三妹的肚子一直没有动静…
今日, 按照周围村的习俗—三、六、九,镇上走,余老实就挑着自己种的大米拿去镇上卖。走到四水田的时候,他想:“此地到镇上还有一个半小时的路,现在走了大概一小时,身体稍有些疲乏,就坐下歇一歇”于是就找了一块石头坐下,顺便四处打望,看到四水田田坎儿时,发现有一团黑影。余老实心中一惊,大喊:“谁”,远处却没有任何动静。他就慢吞吞的挪步过去,发现是一团黑布,里面好似包裹着东西。余老实警惕的靠近黑布,慢慢的用右手剥开,顿时惊呆了:“是一个婴儿。”
“ 怎么办?”余老实心中想,“这里怎么会有个婴儿呢!是谁家的孩子?”他轻轻抱起这个婴儿,婴儿动了动:“呜呜呜…”,余老实赶紧轻轻的摇了摇,再四处看了看,发现没有其他人,心想:“天凉了,穿这么一点儿,也不怕冻死了,好狠的父母啊!”然后脱下自己的外套,包裹在婴儿身上,朝自己的箩筐走去。 回到休息的地方,余老实想:“现在去赶场,带个婴儿,肯定不方便”。趁天没亮,把他装进箩筐里挑回石头村去。婴儿在箩筐里,轻轻的晃荡,睡得更香了…
回到家里,他轻轻的敲了敲门,过了一会儿,睡意惺忪的潘三妹打开了门,顿了下,一脸诧异:“你不是赶集么,怎么这么早回来了”余老实来不及回话,冲的一下,跨进屋里,神色慌张的对老婆说:“我捡了一个孩子,在黑布里”潘三妹不相信的朝箩筐看了看,发现真有一个小孩儿,打开黑布瞄了瞄,发现还是一个带把儿的。“谁家的孩子,哪里捡到的?你可不要豁我?”潘三妹说。余老实一本正经的回答:“四水田那里发现的,附近看了的,没人,应该是被丢弃不要的”或许是女人天性的母爱,潘三妹儿对这个特殊的孩子十分喜爱,赶紧去厨房熬了浓浓的米汤,准备婴儿饿了喂他。
慢慢的,天亮了,余老实走过来对老婆说:“总的给孩子取个名儿吧!”潘三妹想了想:“余啥?你老实,可不要儿这么老实,叫余聪明怎么样!”余老实说:“哪有给孩子取名叫聪明的,太张扬,听着也不舒服,今天秋分,也为了记住这个日子,要不就叫余秋吧!”结果后面一传开,余秋…余秋…田边捡的,就被村里面的小孩儿取了一个外号叫—泥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