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把一个对象归摄到一个概念之下来时,对象的表象都必须和这些概念同质的,就是说,这概念必须包含又能有归摄其下的那个对象中所表象出来的东西。因为这里所表达的意思恰好是:一个对象被包含在一个概念之下。所以,一个盘子的经验性的概念和一个圆的几纯何学概念具有同质性,以因为在圆中所思维的圆形是可以在盘子中直观到的。
但现在,纯粹知性概念在与经验性的(甚至一般感性的)直观相比较中完全是不同质的,它们在任何直观中都永远不可能找到。因为毕竟没有人会说:范畴,例如说因果性,也能通过感官而直观到,并且是包含现象中的。这个如此自然而又重大的问题真正说来就是我们必须建立一门判断力先验哲学的原因,为的指出纯粹知性概念如何能一般地运用于现象之上这种可能性。在其他一切科学中,使对象得以被普遍地思维的那些概念与具体地表象这个对象(如同它被给予的那样)的概念是没有这样的区别和异质性的,就不需要为了前者在后者上的应用而提供一个特别的讨论。
由此可见,必须有一个第三者,它一方面必须与范畴同质,另一方面与现象同质,并使前者运用于后者之上成为可能。这个中介的表象必须是纯粹的(没有任何经验性的东西),但却一方面是智性的,另一方面是感性的。这样一种表象就是先验的图型。
知性概念包含有一般杂多的纯粹综合统一。时间作为内感官杂多的形式条件、因而作为一切表象联结的形式条件,包含有纯粹直观中的某种先天杂多。现在,这种先验的时间规定就它是普遍的并建立在某种先天规则之上而言,是与范畴(它构成了时间规定的统一性)同质的。但另一方面,就一切经验性的杂多表象都包含有时间而言,时间的先验规定又是之与现象同质的。因此,范畴在现象上的应用借助于时间的先验规定而成为可能,后者作为知性概念的图型对于现象被归摄到范畴之下起了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