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魁大脑读书会】李政46/60天《学龄前儿童智力开发的秘密》

阅读时间:2015年11月26日上午4点至5点

阅读书本:《学龄前儿童智力开发的秘密》  七田真  著

阅读数量:第3~8章

阅读目标:学龄前儿童如何进行教育,怎样了解学龄前儿童的身心教育

阅读方法:基础阅读

阅读笔记:

1,P55:婴儿的潜能会将印象吸收到大脑的布线中,这样的学习方就被称为“图形化学习”。

这种学习方法与成人在大脑发育完成后所形成的学习方法是截然不同的。对于外界的印象,婴儿的接受方式并不是将它们一个―个地加以理解,然后再把这些作为知识输入大脑。

不管难易,婴儿会将对象放入大脑的基本结构中。所以这样的学习方式对难易程度没有要求,如果在这个时期越是能够吸收高级别的内容,越会促进天才型才能的出现。

事实上,婴儿在出生后的几个月的时间里,利用这种图形化学习方式,已经把例如父母亲的行为等内容都刻在了他的脑海:中这样的印象,会在他们长到与父母亲同样年龄的时候,显现出与其完全相同的兴趣、爱好、倾向。因此,人们认为性格上遗传的大部分都是在这一时期婴儿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学习的结果。

2,P78:*育儿三要点

在这一阶段,我们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重要内容

(一)健康

(二)教养与社会性

(三)智力教育

首先,要尽可能地给宝宝少穿些衣服尽量让宝宝的皮肤多与空气接触。有的幼儿园会让孩子光着身子,如果从锻炼孩子的强健体质的出发点来看,这是一种非常棒的保育方式。

第二种方法,干布摩擦或冷水浴。俗话说“感冒是万病之源”通过这样的方式锻炼皮肤,可以使孩子的体质不易患感冒此外还可以改变过敏体质,治疗湿疹和哮喘。

总之,不要给孩子穿得太厚。应该让孩子在寒冷环境中成。

3,P84:精神教养的五个方面

在对孩子进行日常生活的基本教养培养之外,在精神方面进行相关的教养培育显得十分重要。精神方面的教养通常包括

以下五个方面:

(一)忍耐

(二)亲切

(三)正直

(四)顺从

(五)感谢

4,P89:*对孩子社会性的培养

在儿童的教养方面除了基本教养精神教养精神教养之外还必须要考虑到对孩子的社会性进行培养。

社会性方面的教养,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考虑

(一)责任感

(二)劳动意识

(三)劳动能力

(四)与人相处

(五)语言知识

5,P102:如果家庭缺乏语言环境孩子的各方面素质的发育就不好这一点应予以注意。为了提高儿童的素质,请注意以下这些方面。

(一)做孩子说话的倾听者

(二)经常给孩子读图画书

(三)意识到孩子的提问,并认真回答,不要敷衍了事

(四)教孩子区分上下、左右,学习看钟表的时间

(五)教孩子反义词

(六)教孩子认字

(七)让孩子通读故事

(八)给孩子量身高、体重,并把结果告诉他

(九)经常进行母子父子对话

(十)与孩子进行纸牌扑克牌游戏

(十一)经常做折纸剪纸游戏

(十二)让孩子用蜡笔彩笔画画

(十三)多让孩子玩积木、橡皮泥或拼图游戏

(十四)经常让孩子帮忙做家务

(十五)经常和孩子一起散步

(十六)家长尽可能多地让孩子拥有有不同的体验

(十七)让孩子背诵小故事

(十八)让孩子把一天的经历历讲给家长听。

6,P141:在七田式教育中,在指导幼儿方面始终遵循着以下六条:

(1)不要去关注孩子的缺点,要表扬优点。

(2)把孩子现在的样子当作是成长必须经过的一个阶段

(3)不要用完美主义来对待孩子。有所不能是很正常的事。

(4)不要与别人比较。要肯定孩子的个性

(5)不要以学习能力作为培养的中心。不要鼓动孩子去和别人竞争,不要施加压力。

(6)认可现状,相信孩子的发展

阅读心得及实践计划:

1,今天看完了这本学龄前孩子的教育包括了智力方面的教育,精神方面的教育和社会性方面的教育,讲解非常详细且很有说服力,对幼儿教育的老师们或者家里有幼儿的家长们帮助非常大。里面讲解到的很多地方都是很多家长正在犯错的地方,一边读我一边很想将其思想传达给每一位家长朋友。现在教育很多家长最常见的犯错就是喜欢把自己的孩子拿来和别人比较,让孩子心里素质发展不健全。其次,很多家长教育自己的孩子都以自我为标准,让孩子来完成其自己无法完成的梦想。素不知,他们根本不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喜好,很有可能就扼杀了一个天才。很多家长非常注重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孩子精神方面的教育,导致很多高分低能的孩子。很多孩子都以自我为中心,且不能受到一点挫折,所以经常会有一些孩子自杀的案例发生。很多家长又会忽视孩子社会化功能的教育,导致很多孩子长大了社交能力低下,难以在社会上生存,或者难以交到朋友。

2,现在教育很多特别反对死记硬背,但七田真老师谈到的很多天才幼儿时的教育都以大家不以为意的死记硬背方法为基础的。死记硬背很适合小孩子的智力发展趋势。这让我也联想起佛教的念经文,一只反复一句话。这可能也有想通之处。

3,中国人特别喜欢名次,喜欢竞争,但不知这却是非常伤害孩子健康成长的方式。其实每一个领域都有佼佼者,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换句话说,其实根本就没有一个真正的完美的标准。我们现在学习的真理很有可能最后会被证明都是错误的。我们需要的是不断开拓进取,创新求真,最终推动社会的进步。对于个人而言,我们需要的是,挑战自我,追求卓越,只需要明天的自己比今天的自己更优秀就行了,不需要和任何人比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