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呢它讲述了互联网和移动媒体如何颠覆了我们对于自身的认识和人际关系的认知。我开始回忆和思考媒介的变化到底是怎样改变了我的生活,社交媒体的进步和发展到底是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还是使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的疏远了。
以我个人为例,我不喜欢发朋友圈,选择在微博抒发情绪。但是随着微博号被人知晓,又建立微博小号去表达那个真实的自己。微博大号成为了展演我自己的前台,如果我的微博小号也暴露了,我的下一个后台会在哪里?我的隐私如何被保护?真实的自我到底在哪里?是在线上还是在线下?
我们在互联网上有多重身份,到底哪个身份才是真正的自我呢?以及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到底是脑中的自我意识还是媒体重塑之后的呢?
书中还讨论了技术和社会的关系,现代人离不开手机,也离不开社交媒体。技术的发展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交流更加的便捷。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社交媒体,它带给我们的焦虑与恐慌。因为技术的发展带来信息同步传播,拥有手机的我们,随时都处于一个待机状态。这会让我们的空间感变得模糊,会使我们工作、学习甚至于是娱乐的边界模糊掉。在持续的信息流的推送之中,社交媒体它就可能会带给我们疲惫、倦怠、甚至是焦虑。
人和技术的关系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也是一个需要我们理性看待的话题。在我看来任何的极端思维都是值得警惕和注意的,两者的关系不是非此即彼,而是相互竞争的。
技术驯服我们?还是我们驯服技术
作者认为,早期技术已经被我们成功驯化,曾经那些看起来奇妙甚至诡异的东西,那些曾经给我们带来恐惧的东西,现在都变得平淡无奇。
驯化和技术形成论一致认为,新媒体的影响力被技术与社会同时塑造,不过,驯化格外关注在日常实践中,新媒体从边缘(野生的)转变为日常(驯服的)的过程。
虽然互联网和电话都已经基本被我们“驯化”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与之相关的所有焦虑都已经得到解决。当一种中介化传播形式刚刚被驯化后,另一种略做变形的新媒体就会站出来迷惑我们。当讨论技术时,我们会表达某些社会层面的担忧。其实,在没有这些技术时,我们也会有同样的担忧,因为这些担忧的本质是一直存在的。
我认为人们在驯服技术的同时,也在被技术驯服,但是人们开始逐渐地意识到自己在被技术驯服,同时,有部分人也开始有意识的对抗技术对我们的驯服,有意识的开始进行反连接活动。
比如说,有人把手机换成水墨屏,降低色彩的吸引力,从而降低玩手机的频率。卸载不必要的软件,开始追求一种数字极简的生活。
所以我认为,人在技术面前,始终是略胜一筹的。即使是在某些时候技术在一定程度上驯服了人类,人类还是会有意识地进行反思和反抗。
技术本质上既不好也不坏,关键是用技术来支持我们的目标和价值观,而不是说让技术利用我们。讨论人与互联网的关系,问题并不在互联网,而在于人们如何利用互联网。
社交线索的隐退
所谓社交线索,在作者看来就是在人与人交流中的其他信息,例如表情、肢体动作、神态、语态等等。在互联网中,社交线索是消失或隐退的,从而给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造成困难,带来误解和误读。
作者认为在线索隐退的媒体中,社会临场感和责任感的缺失会让这些媒体变为供网民发起攻击的平台。也就是由于社交线索的消失,由于匿名性,我们不再遵守礼貌、文明的社会规范,而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对人更加刻薄,所以导致了网络暴力或者网络骂战。
但是呢我认为将网络暴力和网络骂战的成因简单地归于社交线索的匿名性也是有失偏颇。
在线下因为社会身份社会地位的存在,人们可能会有所顾忌,但是并不意味着心里的敌意、或者是负面情绪就消失了,只不过没有表现出来而已。不表达不代表不存在。
那么在数字空间中,这种由道德感带来的束缚就减弱了。线下的恶意转移到线上。甚至是通过网络空间被放大
所以在这个程度上,网络空间或许在某种意义上是表达了人们的某种真实的、不加掩饰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