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不自觉在生活中表现出焦虑,浮躁。从而没有耐心去好好的做成一件事。也没有耐心去好好与家人朋友沟通,也没有用心去体会计划游玩或者旅游的乐趣。我们来一起梳理一下,我们常常有哪些事情容易让自己焦虑。
1. 完成焦虑。因为原定于截止日期的目标或者计划,临近截止日期,而没有完成。原来计划今天需要完成的事情,没有完成,而工作中或者学习中,总是被其他的事情打乱,导致自己忙碌了一天,但是回头来看得时候,仿佛什么都没有完成。或者这一年我们复盘自己有哪些成果的时候,发现好像没有什么,我们更加会疑惑那自己这么忙,完成了什么。从而内心会不安,焦虑起来。
2. 定位焦虑。或许从站在风口猪都会飞,这句话开始。我们就慢慢出现即使是零基础,我们只是看几篇文章,或者几本鸡汤,或者几个广告,就开始把目标对标行业大牛。别人年纪轻轻就有多大的影响力等等,而自己已经毕业几年,好像没有什么成就。错误的定位只是让自己觉得来不及,或者让自己从努力到放弃而已。
3. 选择焦虑。有时候选择太多,让自己反而陷入焦虑。在选择中摇摆不定,思想一直在陷入摇摆不定的选择中。有时候周末,我们没有想好要做什么的时候(没有明确的目标),我们可以一会想想要不要陪小孩去公园走走,一会想想要不看看书,好久没有看书了,是不是可以把那本一直想看没有看的书看完,一会想着好久没有给爸妈朋友打电话见面了是不是该见见面或者视频聊聊天,一会想想家里好像有点乱,要不要来打扫打扫。结果半天过去了,该吃午饭了,吃完午饭,想着下午太热太晒,先午休把,午休起来,又开始东摸摸西走走,思想摇摆不定中。结果一天或者没有做什么,但是依然很累。
4. 环境焦虑。有时候我们需要面对工作或者家庭的环境中需要承担的责任,有时候内心不想做一些事情,或者想做其他的事情,但是可能零星的事情会打乱自己原本想做的事情,这种无力感,或者这些非做不可的事情,会让自己内心焦虑不安。
5. 难度焦虑。这种可能到了一定程度以后,想往有深度的内容去钻研的时候,却不知道怎么去做,或者觉得太难以至于自己只是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圈里面重复重复。最后在重复中不断怀疑自己这样做的意义。
焦虑很多的原因,就是我们想同时做的事情太多,同时也希望立马得到想要的效果。为什么会这样呢?首先根据我们的大脑发展来看。
对于大脑,分为本能区,情绪区,理智区。本能区从人类是海洋生物的时候就有,主要是针对外界环境的本能反应,而上亿年的本能反应,让人类得以在危险环境中存活,所以当本能大脑觉得危险的时候,会立马做出对应的反应。情绪区是人类成为哺乳动物后,进化而来的,主要是情绪反映,而情绪大脑,也是人类在陆地生活进化而来,为了适应陆地生活,情绪让我们面对困难,危险会觉得不安,低落,从而影响到我们的行动。理智区是人类进入智人后,净化而来,主要是理智分析。
对于我们很多本能反应和情绪反应,主要是因为本能大脑和情绪大脑在净化的上亿万年间的环境来发展的。所以是非常强大的。有时候危机发生的时候,很多人的本能动作,或者情绪上来以后不理智等等,主要应该是我们本能区和情绪区发生了强烈的主导地位。所以焦虑时,或许就是因为我们的本能或者情绪大脑在发生作用的时候。一味去躲避或者反抗,只会让自己模糊不清。继续焦虑。
当出现焦虑的时候,我们可以接受,然后对自己说一句,“呀,你看,身体里面的原始小人又出现”。我们需要启动我们的理智脑来引导本能与情绪区工作。如何引导呢?
1. 目标单一,专注于过程。
对于选择,当一个人同时面临很多任务的时候,他的心智带宽就会降低,反而没有了行动力和自控力。有时候我们在看书或者工作的时候,突然想想后面旅游,玩,小孩等等事情的时候,我们思绪就会开始飘走,然后不知不觉时间过得飞快,等看书结束,工作结束的时候,我们书里面看到了什么内容,工作中做了什么事情基本上也不大清楚,而想了那么多未来的计划或者过去的事情又有什么收获呢,或许只是想想而已。
当我们没有足够清晰的指令或者目标时,就很容易选择享乐,放弃那些本该坚持但比较烧脑的选项。我们要把目标和过程进行细化,具体化,在诸多的可能性中建立一条单行道,让自己始终处于“没得选”的状态。而去思考未来的计划,或者去回忆过去,这个事情的意义有没有,肯定是有的,但是时机不对,复盘和计划的时候,我们好好去梳理过去这个事情,未来我们需要什么,而在读书或者工作,或者陪伴小孩的具体事情上面,那么就全心全意去感受书的知识海洋,工作中的闯关游戏,陪伴小孩的爱。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2. 目标SMART原则
目标SMART原则是管理大师德鲁克制定的,由5个单词构成(Specific具体,measurable可衡量,Attainable可达到,Relevant关联的,Time-based有截止时间的)
下一篇我们在介绍一下目标如何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