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新生命在母体中孕育,作为家长就已经和未来的孩子开始共处了,初为人父人母的喜悦,自己生命血脉的出现,都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课题。
但生活终究是要落实到现实生活中,没有电影里的“一家人愉快地生活下去”,熬过怀胎十月,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就是真真切切的相处,成为家长面临的实际问题。
大学同学知道我从事教育数年,特意找到我,电话里都能感觉到她的愁态,“大学通过研究生考试,也顺利拼搏到律师这个金饭碗,但现在竟然干不过一个孩子。”
“幼儿园老师给我的反馈是超级活泼,一个女孩子还坐不住,回答问题积极、正确率高,就是缺乏约束力,经常抢答其他小朋友” “况且现在隔代亲,回到家说教,公婆还不乐意,认为那是自己家孩子聪明,说不得打不得”。
这可能是现在很多家长面临的问题,自己在外面叱咤风云,独当一面,回到家面对孩子想循循教导时感觉却打在“棉花”上,无所适从,无能为力,无法发挥自己做家长的真正实力。
一个孩子思维模式、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原生家庭密切相关。
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首要作用。而原生家庭给孩子的影响是终生的。
当我思考大学同学咨询我的问题时,正好想起前段时间读的一本书,叫《这样和孩子相处:给孩子足够好的原生家庭》。
这本书的作者是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博士,长期从事儿童及青少年咨询,对育儿方法有深刻独到的见解,资深心理咨询师。
书是作者在10余年的儿童及青少年治疗工作中发现很多父母陷入了“用知识和技巧养育孩子可以”的误区,却面临三大问题:
第一,书本上的理论知识都懂,学到了很多沟通方法和技巧,但是自己与孩子相处就是做不到,尤其是和孩子发生正面冲突时,无法冷静面对,往往说出很多伤害孩子的话,事后又后悔自责。即理论无法联系实践,面临纸上谈兵的窘境;
第二,百姓生活本身就是不尽相同,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那些举例终究是别人家的孩子,又该如何判断自己的孩子,又不能生搬硬套;
第三,书上说的大多数的孩子,都是拥有高学历高情商、在美满的原生家庭中长大的“专家级的父母”,那些都是成功后的案例,小部分的比例。而大部分家庭,无法完全参照书上的案例进行比较,自己也有性格、家庭与关系模式,却忘了孩子有自己的气质和发展轨迹;还有的父母总是发现孩子有很多问题,却忽略了自己本身也有问题等……
针对上述问题,作者在书中首倡“空间育儿法”,用成功咨询的案例,向家长们传达这样一个理念:
父母养育孩子,就像在一套属于整个家庭的大房子里,给孩子布置一个属于他的小房间。只有父母整理好自己的这套大房子、自己的内在空间,妥善地处理好自己内心的冲突和矛盾,才有可能为孩子准备好一个适合他成长的“空间”。
为了让大家充分理解这一观点,并能实际运用其中,这本书分四个部分将“空间育儿法”的内涵娓娓道来:
第一部分,深入了解亲子关系的本质,讲述个人的内在空间有哪些特点,以及在亲子关系中所占据的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为何你无法成为足够好的父母。分析父母在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会遇到的养育困境,作者例举自己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中,遇到的真实案例,涵盖从幼儿、青少年、大学生以及从这些年轻人身上挖掘出与他们息息相关的养育者等各个成长阶段的治疗者。
读这部分内容,你会发现,如果养育者们不能很好地整理自己的内在空间、处理好自己内心的冲突和矛盾,会给孩子的成长环境带来诸多危害。
第三部分,告诉父母如何改善和发展自己的内在空间,让自己变成更好的父母,并获得高质量的生活和发展父母的内在空间,自己成长的同时也陪孩子一起成长。
第四部分,探讨养育孩子的有效方式,告诉家长怎样建立一个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亲子空间。
足够好的原生家庭,成就自带光芒的孩子。
在与大学同学就孩子的问题进行商讨确定方案后,我给她分享了这本书。从一个教育者的视角看,它有几个优点:
首先,术业有专攻,作者是一名资深教育者和心理咨询师,有着极其丰富的临床经验,理论知识和实战经验相辅相成,融会贯通,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整个流程很完整,面对疑惑会给我们一个很清晰的解决思路;
其次,书中提出空间的概念来讲解育儿问题,用最通俗易懂的房屋来做类比,使读者身临其境,一目了然,让我们发现在育儿中每个环节出现的问题,可以在实践中时时修正;
最后,这是一本值得阅读的育儿书籍,从孩子问题中衍生出父母的问题,主张正视过往,直面原生家庭的不幸,也是一本自省和自我探索的心理书籍。
当父母的心灵得到疗愈,当他们腾出心灵的“空间”,救赎自己的内在空间,才有能力更好抚育后代,与孩子更好相处,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