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一篇旧文
问题:如何利用志愿地理信息,更好服务于生态环境研究
——目前存在的对生态环境监测、预测的问题,监测站点少,时效性差。志愿地理信息,覆盖面广,现势性好,成本低,能对监测站点的数据进行有效的补充。数据来源的研究机构面临的最大问题。即便构建了大数据平台,也可能会因为缺乏数据来源而形同虚设。
——人的行为研究在生态环境研究中的重要性:“大数据时代,用户使用地理信息行为会成为地理信息服务依赖的重要数据,可以从中分析获取大至人类群体活动规律、小至用户行为习惯偏好等信息。”但严格而言,大多数用户使用地理信息的行为记录,为商业机构所掌握,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志愿地理信息。如何从中更好的剥离,明确那一部分的地理信息行为记录对生态环境研究有益,将是与商业机构进行更好的协商及博弈的主要途径。
关于志愿地理信息的最好定义——“大众不仅是地理信息服务的使用者,也是地理信息的采集者、提供者”。(吴芬芳等,2015,大数据时代地理信息获取与服务方式的嬗变)
人的行为研究对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