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读书笔记(二)
文/李现风
2024年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以以下三个出发点为目的:
一、书中的思想,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
二、书中的值得借鉴的做法,提升自己的教育技巧;
三、书中的美句,有鉴于哲理性的句子,提升自己文章的语言魅力和教育文化水准。
读《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作者王维审读书笔记二:
[if !supportLists]第三章 [endif]专题性写作:修炼教师的教育情怀
(二)朝向成长的随笔专栏写作
1.朝向成长的随笔专题写作,从成为自己是最好的成长,别乱了自己的初心,成长是自己的努力挣脱与向上,教师需要一点打碎自己的精神,用文字钉钉子的老师,教师的优秀是各种各样的六方面阐述了朝向成长的随笔主体写作。
2.王维生老师谈为分数管理带来的可能危害:分数一旦被当成追逐的唯一目标,教育就没有了灵性可言;分数一旦被当成评价的唯一手段,教育就没有了人性可言; 分数一旦被当成管理的制胜法宝,教育就没有了成功可言。
3.我读了意大利教育学家蒙台梭利的文章,很认可他的一个观点:人一出生绝不是一张白纸,相反,一开始就有一个精神胚胎,这个精神胚胎中藏有心灵成长的密码。
4.蒙台梭利还认为人只有通过自己的行动、感受和思考,才能解开藏匿于精神胚胎中的心灵成长密码。事实也的确如此。
5.应该说写作带来的那种坦然、淡然,那种恬静悠闲,就是写作的全部意义。不小心有了文章的发表,不过是生活的额外奖赏,可以小心地惊喜一下,绝不能沉溺其中,把它作为终极的目标追求。
6.要谨记,我们最不能不小心忘了,教师的成长应该是自己的努力挣脱与向上。其他人所做的一切,充其量是有机或无机的肥料,只能提供一点营养和动力。
7.有时候教师需要一点打碎自己的精神。打碎自己,就是时时警觉地反思,仔细地回眸。在快要凝结的当儿,轻轻给自己一阵敲打,一点撼动,让自己不至于硬化,并始终保持着向上的灵动。
8.所谓卓越,就是在大家都把日子过成庸常的时候,还能主动寻找让自己不至于庸常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