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读书笔记(三)
文/李现风
2022年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以以下三个出发点为目的:
一、书中的思想,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
二、书中的值得借鉴的做法,提升自己的教育技巧;
三、书中的美句,有鉴于哲理性的句子,提升自己文章的语言魅力和教育文化水准。
读《推开教育的另一扇窗》作者王维审读书笔记三:
第一章教育写作:教师的自我成长之路
21.风雨,真的是个好东西,涤荡的不仅是身体上的污浊。更是灵魂上的蒙尘。
22.这种身体上的折磨和肉体上的疼痛,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心灵上的创伤。一个满怀激情的青年教师,抱着一股子在课堂上指点江山的豪情,却被仍在这样一个逼仄的人生境地。做着日复一日简单的工作,这样的打击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承受的。
23.不断抱怨学生难管的那份“矫情”,像极了一种炫耀和讽刺。
24.灵魂之囚,实在是最为可怕的一种方式。
25.磨难是什么?是教练,逼着我们增长心灵肌肉。接手这样的班,遇到的麻烦事肯定会比别人多得多,遭遇的磨难也不是平常人可以想象到的。
26.学生是什么?是陪练,陪着我们强化能力骨骼。这个班里的问题学生确实多,但是每一个问题学生都可以成为你成长的原因。
27.世界的好坏是由你自己决定的;磨难可以成为你颓废的理由,也可以成为你坚强的理由,关键在于你怎样去看待。
28.人终究都要成为自己,成为自己的样子。而要真正成为自己,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埋头于某件事中,在坚守中先行走一段遥远的路程;必须依靠自己的意志,抵制住浮华的诱惑,在寂寞中独守一份清苦。
29.可以说,文字让我真正开始触摸教育。在文字的浸润里,我的教育慢慢变的柔和而坚定,我的教育理想和教育成功观也一点点变得成熟起来。最终,是文字让我一步步走向优秀---当然不是行政任可下的优秀,而是在我的成熟与成功。
30.对于一个教师来说,让文字参与生命,用文字理解自我,是一种最好的成长方式。
31.刚刚开始做班主任,当一个人走在清晨寂静的校园时,我感受到的是一种正在努力拔节的兴奋,还有一种为事业奉献青春的自豪。年少的心灵多了太多的禁锢,也就少了太多的灵性。年轻的教师,很难做到一心一意坚持清苦。
32.有句歌词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33.领导让王老师接受学校最差的班级时,学生问老师你是来干什么的?王老师说,我是来帮助你们保持自己样子的-----喜欢学习的,成绩更好一点;不喜欢学习的,特长更明显一点。我只希望你们给自己一个简单的梦想,沿着自己的方向,有一点点进步。
34.教育未必就是分数的较量。能够让一个人拥有幸福而平凡的生活,能够让一个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也是教育的一种成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