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从来不平静。
长期以来,有资格参加华山论剑的也就是那几个门派的高手,其他各门各派只能围观,甚至连围观的资格都没有。后来,那几个门派也腻烦了,因为没有新鲜面孔入围,大家都非常熟悉,知根知底,对各自的独门秘诀,彼此长短强弱都了如指掌,而且彼此实力都相当,比来比去也没什么意思。所以后来到了华山也不论剑了,只是关起门来喝酒。门外的观众想要一窥而不得,隔墙听到里面觥筹交错、划拳猜令,还以为刀光剑影,斗得难分难解。后来,这些观众心里不平衡了,凭啥就连观众都做不了啊?于是,功夫次一点的门派也举办各路比试。当然,他们不论剑,他们嵩山耍棍。精彩程度虽然比华山论剑差一些,倒也有可观之处。但是,时间一长,他们也步入了华山论剑的后尘,不再耍棍,关起门来喝茶了。这样一来,激起了功夫再次一点门派也是原来看嵩山耍棍的观众的义愤,他们也决定举办比试。他们自然不能耍棍,这不是他们的长处,他们在天台山开展挥帚比试。精彩程度更差了一点,勉强可看一二。但是,时间一长,他们也步入了嵩山耍棍的后尘,关起门来啃甘蔗。这样,又激起了功夫再次一点门派也是原来看天台山挥帚的观众的不满,他们也决定举办比试,由于功夫实在不怎么样,他们在岳麓山进行举箸比试。当然,时间一长,他们也步入了天台山挥帚的后尘,关起门来嗑瓜子。这一路演绎下去,花样越来越多。终于引起江湖的另类宗派的不满,他们强烈批评这些武者,认为他们背离了武术的本义。“武”者,止戈也,那就是以不动干戈为上,所以,那些拿刀拿剑,拿枪拿棍,拿扫帚拿箸筷的都不是真正的武者,那种比试,太野蛮太粗俗,真正的比试,就不该那么比试。所以,他们首创比试斗牛,把功夫用在牛上,让牛相斗体现真功夫。这一派比试后来发展下去演变出斗羊,斗狗,斗鸡,斗蛐蛐……
局势有些混乱了,最后终于有人出来要澄清局面。武术能这么玩吗?比试,那是一件严肃的事。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比试?要继绝学,开未来。武术,那不仅仅是技术,那后面是学问,是武学。想一想,你的一招一式是怎么来的,想怎么打出去,达到什么目的,得到什么效果,合乎自然规律吗?创新点在那里?要站在高手的角度思考、研究问题。所以,要比试,先把这些阐述清楚,然后再动手吧!这一下,热闹的江湖沉寂了,沉寂了。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江湖上再也不见刀光剑影,也不闻棍棒之声,之后突然涌出许多武功秘学、武学要论,这些著作、文章漫天飞,满地掉,掉进江湖,江湖沸腾了,沸腾了,哎,江湖从来不平静,江湖从此永不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