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到凤翔府任职大理市,评事。苏轼就收到了弟弟寄来的第一封信《怀渑池寄子瞻兄》。于是,苏轼马上回了一首诗:

              和子由渑池怀旧

                    宋  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记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人长困蹇驴嘶。

      这首诗的第一句就出手不凡,人的一生总是四处漂泊,到底像什么呢?苏轼当时只是20岁出头。在眉州和汴京之间有两次来回,但就是这两次来回苏轼却敏锐的感受到了人生的漂泊,好像总是在走来走去。人的漂泊像什么呢?他创造了一个不同凡响的比喻句“应似飞鸿踏雪泥”就像飞翔的鸟儿刚踏在雪泥上,然后又飞走了。这是年轻的苏轼对于人生的第一次描述。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记东西。鸟儿偶然停留在雪地上会留下痕迹,然后又飞走了。不知道是往东还是往西,人也是一样偶然来到这个地方,停留了一段时间。不知道要去哪。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老和尚已经去世了,塔还是新的。说明老和尚去世不久,但是我们曾经题写的诗,却不知道什么原因被破坏掉了。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还记得那次艰难的旅途吗?道路崎岖人很困乏,跛脚的驴子发出嘶名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