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门》在沉寂多年后突然火了,朋友圈和自媒体平台随处可见分享动态。有人认为男女主的爱情太拧巴了和矫情,也有人将此评价为“柏拉图爱情”、“纯爱”。“窄门”,出自《圣经》,“你们尽力从这窄门进来吧,因为宽门和宽路通向地狱,进去的人很多;然而,窄门和窄路,却通向永生,只有少数人才找得到。”
作者安德烈·纪德,法国作家,1869年11月22日-1951年2月19日。他一生著有小说、剧本、论文、散文等,作品《田园交响曲》在194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萨特评价他:“他为我们活过一生,我们只要读他的作品便能再活一次。”加缪说:“纪德支配了我的青年时代。”《窄门》作为纪德的代表作之一,影响深远。余华曾经盛赞《窄门》:“读完《窄门》激动得浑身发抖,恨不得自己能写出这样的书。”纪德也在日记中说:“假如我今天死去,我的全部作品将会在《窄门》之后消失;只有《窄门》会受到人们的关注。”
《窄门》其实取材于纪德的真实生活。他出生于巴黎,父亲早逝,母亲是天主教徒。纪德随母亲离开巴黎,来到外祖父家,在诺曼底孤独地长大。纪德早年体弱多病,异常敏感,在母亲的抚养下接受了清教徒式的教育,酿成了他的叛逆性格。纪德在母亲死后,与表姐玛德莱娜结婚。
这其实是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杰罗姆和表姐阿莉莎自小青梅竹马,共同在诺曼底的乡村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他们常常一起诵读诗歌,探讨文学,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们偷偷暗恋着彼此,爱情在日久相处中逐渐生根发芽。他们感情日久渐深,在精神上产生许多共鸣,一心想成为更好的人,共同体会着恋爱的甜蜜和思念的苦恼。然而,在相恋的过程中,阿莉莎因为妹妹对杰罗姆的爱情,拒绝了求婚。在妹妹成婚后,看着妹妹庸常的生活,担心爱情被消磨,从而对婚姻产生了怀疑。为了保持爱情的圣洁,表姐阿莉莎拒绝杰罗姆的多次求婚。她想追求永恒的爱,深信不朽的爱情是存在的,不过通往永恒的一条窄路,尽头只有一扇“窄门”,少数人才能找到,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最后,表姐阿莉莎在一家疗养院去世,杰罗姆孑然一身。阿莉莎将自己的爱情放在了神圣的地位,固执地认为爱情与信仰是不能共存的。对比之下,妹妹朱丽叶嫁给了并不爱的丈夫生儿育女,过上了平凡安稳的生活。
书中的语言淡雅优美,用词颇具艺术性,读起来像是在欣赏一幅美丽的画卷,是一场舒服的感官享受,深刻探讨了信仰与爱情、家庭与个人的关系。在我们看来,阿莉莎与杰罗姆之间是一场完全可以避免的遗憾。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悲剧的美好还在于带给人震撼和洗礼,从而对现实生活做出进一步反思。纪德的可爱之处在于,他不批判人性,而是承认人性欲望的存在,在此基础上寻找自我和解的幸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