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到的一切并不是真相,我们看到的只是自己的观念,经验和看法,所谓的圣人气象不在圣人那里,其实就在我们自己的心中。” 这段话对应我初学家庭教育时,在尝试应用“赏识教育”的一段经历很有感悟。
初学家庭教育,导师说孩子所有的好都藏在父母的语言里,我们要多欣赏鼓励孩子,他们就能成长为阳光自信、积极上进的样子。于是回到家无论孩子做什么都绞尽脑汁的想如何表扬欣赏他,用心的观察他的言行举止,就为找到可以夸奖的闪光点。每日夸、事事夸。
大约半年时间后,我有一个发现,儿子确实比原来开心的时候增多,但同时他也爱急躁、听不得建议,甚至是和他开个玩笑都会生气。儿子的敏感让我感觉事情的严重,马上反思自己做了什么导致孩子会这样?大约一周的思考琢磨,终于知道了问题的根本:夸奖的方法和内容出了问题。
我没有欣赏的习惯,所以刚刚开始时不知道什么事情需要表扬,什么事情需要肯定和鼓励,只会觉得好就随口就说:“太好啦” “你真棒” “厉害” “你真牛”等等空洞无力的赞美,对于一个初一男孩来说,即敷衍又不入心。随随便便的一句“你真棒”,他心里会想“哪里棒了?这有什么,都是故意说给我听的,夸张,假!” 天天哄着他说他爱听的,时间长了,孩子就迷失在夸赞里,追求表扬、夸奖,慢慢的听不得任何建议,怕做有风险有挑战的事情,因为他会想:做不好夸奖就没了。久而久之,孩子的内心变得脆弱敏感。
认识到问题所在,赶紧纠错。自己还是会找到值得表扬的事情欣赏他,只是不会那么频繁了,同时我也开始用心体会赞美的学问,调整赞美他的方式。
同样考试进步,把原来的“你真棒”换成了“妈妈从你最近的作业状态中就预感到了你会进步,你完成作业快了,而且一动不动,说明你很专注。儿子,妈妈想告诉你,不是因为你考试进步我高兴,而且因为你身上有专注的品质我高兴。”
我会引导他发现过程的美好,品格的美好。当外人夸他聪明,长得好时,我会朝儿子示以微笑,当回到家,我会很认真的和他说:“刚刚的阿姨夸奖你我很高兴。不过比高兴更让妈妈开心的感觉是骄傲,你知道妈妈什么时候会骄傲吗?” 儿子特别好奇的看着我,那眼神都会说话了:快点说,快点说!我又说到:“前几天你和同学约好一起去看小学老师,后来好几个人都说不去了,你在思考后决定即使自己一个人也是要去。去后发现大家也陆陆续续的都去了,老师特别高兴。儿子,你的有主见,不随波逐流让妈妈感到放心,感到骄傲。这些品质是你通过自己的选择体验到并拥有的,与别人无关。可是长相和聪明和基因遗传有关,不百分百是你自己的,不值得骄傲。”
很庆幸调整了赏识的方法和内容,一年后儿子变了,积极阳光、乐观向上、不刻意追求他人的认可、做事主动、敢于挑战。
赏识教育没有错,在于施教人自己有没有领会赏识的真谛。我们学的所有东西都会带着自己的理解去实施执行。这又回到致良知的重要上来了,“心通于道,然后能辨是非。” 我们有了分辨力自然做出的就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