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过去牵绊,就不会有未来! ----山下英子
-1-
“你有知识焦虑吗?”朋友用微信向我嘀咕,“双十一又来了,淘宝、天猫、京东有很多优惠的产品,可以买、买、买。”
说到知识焦虑,想起琢磨先生的一篇文章,他为了解决知识焦虑的问题,在朋友面前装好学,订阅了《经济学人》杂志和上网购买了很多畅销书。可是,他一直没有时间看。
文章最后,他做了明智的“断舍离”,不再购买新的东西,先把《经济学人》杂志和购买的书籍看完。
以前物质资源贫乏,“加法”可以带给我们优越的生活状态。一直不丢弃物品,同时又不断购买东西,最后只会淹没在一堆杂物当中。
在大量的物品、资讯、知识资源包围的互联网时代,人们在不断的“加法”生活中,失去了自我,拥有的时间、空间、精力,都被这些物品、资讯、知识资源夺走了“注意力”,而无法从容不迫地生活。
断舍离,是一个解决方法,可以帮你改变眼前的“困窘”。
-2-
断舍离的起源,是瑜伽的断行、舍行、离行这三项实践哲学。
断绝物品、舍弃物品、离开物品。保持减法的观点,利用减法来思考、实践减法的行动。
通过“断舍离”,找回自我,重新拥有一颗“从容的心”,生活也将更加愉快舒适。
男同事大L,一直和妻子住在公司安排的宿舍。因为孩子长大了,需要购置学区房,就打算置业。公司安排的宿舍,空间太少,而大L购买的家居产品太多,严重挤压空间。
购置了新的房屋以后,搬进新房,原来的旧物品不舍得丢弃,堆放在杂物房和一些闲置的区间。老家寄过来的物品,夫妇俩又不断购置新的物品。很多老旧的物品,不舍得丢弃,还继续放在屋子里。
有了新房子以后,想购置物品的“雄心”越来越大。妻子怨言,“早知道,当时不应该买两房一厅,应该买个四房一厅。”问题是,没有那么多钱。
其实,他们忽视了重点,不是房子太少,而是东西太多。
总而言之,这对夫妇体会到自己的居住空间,已经遭到无关紧要、不值得保留的废物给夺走。
-3-
其实很多人的生活方式,都如这对夫妇一样,生活的重心就是不断购置新产品。
你要晓得,生活的重心应该是自己和家人。而不应该被一些“还可以用”、“丢弃太可惜了”的物品占用你宝贵的居住空间。空间、时间、心情都被这些物品占据,生活无法过得“从容不迫”。
有的人家里就像一座座衣柜堆积起来的山谷,里面塞满了没有再穿的衣服,有些已经颜色脱落和发霉,甚至还有一阵阵的汗酸味。
有的人自诩为“读书狂人”,订阅了很多杂志和购置了很多书籍,只看一篇就放在书柜里收藏。看不完的杂志和书籍,成了他显摆自己博学的一种方式。
老旧的衣服和物品、没有再看第二遍的杂志、书籍,把自己的房子挤压得水泄不通,自己就在里边苟延残喘。
在一个微群认识了一个好学的大学生,今年才大二,为了解决知识焦虑的问题,向同学借钱,在得到APP里边购买了7,8个栏目,还不断地为了未来的竞争力参加了好几个训练营。
这位大学生非常自豪地说,这些订阅的栏目和知识训练营,大部分的栏目和课程都没有时间收看。但拍个照,放在朋友圈嗮一下,得到许多点赞,顿时让他兴奋得一个晚上都睡不着觉。
嗮存在感没有错,但这样有可能会让你的知识焦虑症更加严重。
-4-
因为爱惜物品,抱持着珍惜使用的心情,就会容易滋生“不能浪费”的思绪。
舍弃这个行为,容易让人感觉后悔,搬出“不能浪费”这个词语,更容易说服自己把东西留下来。
紧紧地拥抱物品,直到自己居住的地方被无用的物品堆积如山,就会陷入逃避决定、维持现状的情况,让自己心情沉重。这世上,本就没有“无法舍弃”的物品,只是你愿不愿意而已。
为什么要做减法?因为人容易留恋过去,迷茫未来。
如何定义过去发生的事情,其实由现在的自己来决定;如何开拓未来的走向,毕竟也是由现在的自己来主导。
过去与未来,都是飘忽不定,来来去去且彷徨不定,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和变数,如浮云一般。
1.过去视为不可或缺、爱不释手,并且深深吸引我们的东西,如果至今仍原封不动地摆在眼前,就代表我们对于当下毫无自觉。
2.将过去残留的物品保存下来,或许以后会用得着,让自己变成“囤积控”,就等于对未来置之不理,自己的空间、时间、精力消耗在没有用处的物品当中。
这个世界唯一不缺的就是“变化”,固步自封,缅怀过去,你就无法面向未来。用“减法”经营生活,做思维的断舍离,你的未来会得到更多。
“原封不动”,“囤积控”等,只会让自己停滞不前,难道你不想自己的人生得到进步、成长吗?
为了避免自己的身边出现“原封不动”的物品、资讯、知识资源,你必须随时修正时间轴的偏差,用敏锐的思绪来面对当下。
-5-
断舍离,经营生活用“减法”,其实是利用“现在的自己”作为标准,让自己重新审视与物品之间的关系。
实践“断舍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对“现在”的感觉更加敏锐、更加明确。人生总是变化无常,但是你却不能一成不变。
就如山下英子在《断舍离》这本书上所倡导的,以“现在的自己”为标准,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比方说:
1.“现在的自己”需要这些物品、资讯、知识资源吗?
2.这些物品、资讯、知识资源适合“现在的自己”使用吗?
3.“现在的自己”喜欢这些物品、资讯、知识资源吗?如果只是囤积,以后真的有可能使用吗?
4.活在当下,比什么都好。对“现在的自己”来说,未来的自己更值得期待,专注、专业是解决未来困厄的良药,这些物品、资讯、知识资源我应该丢弃吗?或者未来那个时间段就必须丢弃?
所以,千万不要让自己的物品处于“闲置状态”,经常检视自己与物品之间的关系,才能活用当下的物品,从而“盘活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