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记录

孩子有状况。我们第一反应是什么?

是埋怨孩子不听话,找借口?还是能意识到孩子需要帮助了。

明确方向,是孩子的问题,还是养育的问题。任何孩子的行为都是可以理解的,背后都有他的心理动因,但不能因为理解纵容,

孩子的问题一定是养育的问题。

树木有问题了,我们要思考是不是土壤出问题了?是否环境不合适?

认知决定选择,选择大于努力

我们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

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向内看。向外看只能看到表面。

面对问题,你是看到局部,还是看到了整个系统,看到了全局。

诊断自己,面对问题,看底层的多,还是深层次看问题?

借助孩子问题照见自己。

在学校遇到问题,妈妈不紧张。妈妈借助学校环境磨砺孩子,甚至牺牲成绩来助力孩子经验这个过程,帮助孩子学会与老师和同学的相处方式。

心智不成熟,即使把注意力都放在语数外上,也不会提分。

真正的心智成熟才能取得好成绩。

真正学习的进步来自于心智的成熟。

如果以怕为主导的家庭教育,孩子就不可能学会承担责任,孩子就不会真正学会做人。

妈妈向内探索,解决自己的焦虑,才能助力孩子。

妈妈的尊重导致了孩子在校处理关系时认知偏差。这个纠正,讲道理是行不通的。只有靠环境来解决问题。

抓主题,忽略小插曲。

一个叛逆的孩子没有充分的让他叛逆压抑下去的话,最终他会叛逆。(中年叛逆)

遇到具体事儿,我们大部分停留在表层上。

孩子一出问题,我就怕。一出问题,我就着急。

孩子成绩一下滑,家长就认为是孩子不努力。说明家长的认知在表层。

其实,可能是孩子的环境适应问题,也可能是学习系统出了问题,孩子的心理需求出了问题。

在高中优秀的孩子,小学玩的多。自己研究学习策略。孩子自己能自我优化,就能真正学会学习。

孩子的学习与孩子的心智水平有关系。

即使现在很满意孩子的学习,也可能不系统。

懂孩子的个性特质调父母的教育模式。懂孩子的年龄阶段的特殊需求。懂当下事件背景信息与孩子的个性关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