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生活的点点滴滴,有他人的故事,有自己的故事,有他人和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有感而发,或说你,或说我,或说ta,有共情之处,有get到之触,于是统统记录下来。#
此为第14篇。
Positive Discipline
第八章《班会》
正面管教方法是否有效,取决于大人在对待孩子时相互尊重的态度,以及对孩子的长期影响的关心。
成功班会的态度和指导原则
在班会上要避免一些态度和行为:
1.不要把班会当作说教的另一个平台。最关键的是,老师们要尽可能客观,并且不要评判。这并不意味着你不可以提出看法。你仍然可以把你的问题放入议程,并表达你的观点。
2.不要把班会作为继续过度控制孩子们的手段。孩子们会一眼看穿,而且就不会合作了。
三条规则
1.不带任何物品进人圆圈
2.一次只能有一个人说
3.六条腿必须全在地板上(两条人腿,四条椅子腿)
有效班会的八大要素
1.围成一个圆圈
2.练习致谢和感激
3.设立一个议程
4.培养沟通技巧
5.懂得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存在
6.角色扮演和头脑风暴
7.分辨人们之所以做一件事情的四个理由
8.专注于非惩罚性的解决方案
班会的目的
1.向别人致谢
理解,致谢、感谢以及感激要针对别人在下列方面所做的事情:
·所做的事
·对他人的帮助
·任何让人感觉好的事情
让学生们通过头脑风暴列举出各方面的具体事例。可以这样表达:“我想要感谢(同学的名字)……(做的某件事)。”
2.相互帮助
3.解决问题
通常,帮助孩子们学习的最好方式是让他们去体验自然后果,而不用头脑风暴法寻找解决方案。
“专注于解决问题的3R1H”(相关的、尊重的、合理的、有帮助的)。
4.筹划班级活动
班会指南
使用议程
建议在班会上解决,因为孩子们会提出最好的解决方案,并且最愿意遵守自己参与制订的方案。
是否所有的问题都立即得到了解决,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解决问题的过程。
使用冷静期
提供一个冷静和平静下来的机会,这样才能以尊重的态度解决问题。
围成圆圈
在有效地实施他们的好主意之前,他们认为需要多少时间来练习。
班会的组织
1.从致谢开始。用一个小物件作为发言棒,顺着圆圈传递。
2.宣读议程上的第一个问题。
3.如果问题还没有解决,就顺着圆圈传递发言棒,让大家发表意见和建议。
4.把每条建议都原汁原味地写下来。
5.宣读所有的建议,选择一条最有建议的帮助。
6.选择愿意何时开始执行自己选定的建议。
老师的态度和技巧
1.放弃控制,邀请孩子合作
2.作出榜样
3.问启发式问题
4.要为一些问题承担起责任
5.要客观,不要评判
6.寻找每一个行为背后的积极意图
班会指导原则
1.学生围坐成一圈,老师和学生同高度地坐在圈中。
2.只要有可能,就要让学生来主持班会,越早越好。
3.主持班会的学生通过让大家传递发言棒(或用于此目的的其他物品)而开始致谢,每个同学都可以致谢或要求别人致谢,也可以直接把发言棒传下去。
4.受到感谢的同学要说声“谢谢你”。
5.老师或主持的学生负责议题,宣读下一条需要讨论的内容。
6.议程宣读过后,写这条议程的学生可以做以下三个选择:1)将他的感受告诉大家;2)讨论问题,但不做定论;3)请求大家帮助解决问题。
7.如果上述学生要求的是第2)和第3)个选择,就让发言棒再次绕场传递,请大家讨论,或用头脑风暴法提建议。
8.老师不要对学生提出的建议进行评论,当发言棒传到老师手里时,老师也可以进行评论或提出建议——但仅限此时。
9.每条建议都由老师写在议程本上或者活页夹上。如果可能,让学生来写。
10.在大多数情况下,发言棒要传递两圈,让那些听了别人的发言后又有了新的想法的孩子有机会再提建议(第二圈花的时间会比第一圈少很多)。
11.把问题写入议程的学生可以选择自己觉得最好的建议。如果另一名同学牵涉其中,他也可以选一条建议。如果俩人所选的建议相冲突,让他们私下里讨论决定怎么做会对双方都有帮助。当讨论的问题涉及全班同学时,可以投票表决。
班会失败的六个原因
1.没有围成圆圈。
2.没有定期召开班会(小学生需要每星期三到五次,初中和高中每周一次)。
3.老师的审查(把学生的担心看作是搬弄是非)。
4.没有给学生时间学习非惩罚式解决问题的技能。
5.老师小瞧(贬低)学生,而不是信任学生的能力。
6.没有绕场传递发言棒给每个学生说话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