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拥有心灵或者心智,心灵或者心智塑造自我——把我们从一般概念的人分离出来,定义为世界上独一无二存在的系统。自我被心智所塑造,同时也可以掌控心智。
高境界的思考者,就是那些可以把心智活动的尽量多的细节展现在意识层面,并随时对它们保持监测的人。
我更愿意说:达到并保持觉察——对心智活动的觉察,是提升并保持自己思维境界的核心。
这些心智活动包括但不限于:我是谁、我是什么、我感觉到了什么(过去、现在和将来)、我要怎样、去哪里、我从哪里、怎样到了现在……心智活动还包括我们对一些概念、观点、立场和思想的感受——我们倾向于接受还是拒绝、相信还是否定?我们是喜悦的、激动的、跃跃欲试的还是悲观的、平静的、反感的还是逃避思考和行动的。
如果我们可以时刻对心智活动保持觉察——时刻监控自己的思维、情绪和欲望,我们就可以创建一种外显的控制系统,就可以用这种外显的控制模型控制和训练自己的心智。
我们体验到愉悦、快乐、沮丧、痛苦、困惑、欲望、激情以及冷淡,这是因为我们赋予每个情景我们所体验到的意义,也是因为我们用一种特定的方式思考它,同时,还因为我们将当前情境与我们以往认为的类似情境中所产生的情绪联系起来,其中我们形成的意义可能是基于客观现实的深刻的洞见,也可能是基于幻想的对现实的认知失调性的解释。比如,两个处于同一环境中的人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反应。其中一个人可能体验到沮丧和痛苦,而另一个人却可能体验到好奇和兴奋。
尽管面临的实际任务非常相似甚至完全一样,一个人应付这个挑战是容易还是困难,是决定接受挑战还是彻底地回避它,最终是成功还是失败,从根本上都取决于这个人的思维如何解释这一情境,不同的思维和行动产生不同的情绪。
我们的思维、情绪和动机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这是我们保持觉察的认知基础。每一种情感状态都会有一个相应的思维,这一思维又驱动着我们去采取特定的行动。了解了这一点,我们便能开始分析处于情绪和欲求影响下的思维。当我感到沮丧,我便能问自己:我实际上是对什么感到沮丧?是什么思维导致我沮丧?这就是觉察。是我们控制自己心智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