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孙绍振教授的作品,他的那本《经典小说解读》让我这个语文老师眼前一亮。文本解读是一线教师的内功,但很多老师总是摸不到头脑,抓不住命脉。孙绍振教授以小说的文体为基,打出常轨和情感错位,用作者的身份与文本对话,这些解读小说的方法有效且实用。
《月迷津渡》是孙绍振继《经典小说解读》文本细读系列的又一部专著。虽然两本书隶属一个系列,但读罢两书的感觉却是完全不同的。阅读《经典小说解读》比较畅快,孙教授采用经典的小说为例,深入浅出带着读者走进理论,而这本《月迷津渡》则增强了更多的学术含量,作者先用自序梳理“细读”理论的来龙去脉,第一章也以附录的形式从理论上解释相关文艺学问题。
对于我这个上班好多年,大学文艺理论知识已经基本忘的差不多的语文老师来说,这部分诗学理论的确难以理解。但当你继续阅读的时候,你会发现,我们熟悉的文本解读又回来了。个案分析,经典解读,从《诗经》的《关雎》到宋词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孙绍振教授用小标题的方式阐明每首诗歌解读的精华,读者自然畅快阅读,读者自然品出诗歌的悲欢离合。
如果说《经典小说解读》体系还不够明晰,这部有关诗歌的文本解读体系从个案到专题,从内涵到主题,从形式到风格,纷繁复杂中思维严谨,各有千秋中脉络严整。在常见的诗歌主题分析中,一个边塞的话题也能引发作者从诗到人再到风格的质的变化。一篇又一篇的文章,我们感觉孙教授的思维也在逐渐成长。我一直认为文本解读,归纳法要优于演绎法。
正是孙绍振教授一首又一首诗歌解读的尝试,他才艺术地提出了意脉这个跨时代的概念。意中之象的研究早已成为很多一线语文教师的共识,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一味地关注意象意境势必会割裂诗歌的整体性,意脉的关注正好可以解决这个根本的问题。
孙绍振如是说,“检验文学理论是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文学微观分析的实践”。正是作者大量的诗歌解读分析,孙绍振教授又艺术地提出诗家语“无理之妙”,这也让我们一线语文教师茅塞顿开,有些难以理解的诗歌终于有了根基,有了源水。
逻辑永远是文本的魂,诗歌之所以能成为诗歌,或者好诗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它们大多不符合事理逻辑,而符合情理逻辑。情感在诗歌领域永远是第一位的。孙绍振教授专门用了一个章节来阐释古典诗词的主体情感,孤独,悲愤,孤单,气愤,一字之差,差之千厘。
如果说孙绍振教授另外一个章节《古典诗词美学视角品评》是继续个案分析与解读,我倒认为这是孙绍振在为自己宏观理论解读发微。这一章,作者突破了单篇的文本解读,走进了诗人本身,从风格与语言的角度俯视这些诗歌。杜甫的“抑扬顿挫”,中国诗歌蕴含的“三种趣味”。打个不恰当地比喻,我很喜欢且享受孙教授的“温水煮青蛙”,如果他开篇就大谈特谈相关的诗学理论,估计这本《月迷津渡》早已会尘封在我的书架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