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帮青年,在太湖边画了一片天地,继续谱写属于春天的故事.......
什么是青年农场主计划?
国家在2018年9月份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首次提出青年农场主计划。
我们在太湖边的秋田农场也一方面响应国家号召,一方面也是应周边关注日常吃菜安全,渴望参与到农业中朋友的建议,计划于2019年,那是一个春天,发起一个青年农场主计划。农场主计划简单的说就是,参与者们认筹农场中已经做好土壤改良的一块地,成为农场主,自留地面积不大,大约15平,利用周末或闲暇时间,参与到自留地的耕种和采收,日常也可委托农场代为管理,农场按照有机方式种植,食在当季,食在当地,自己种,更放心。农场主也可以选择成为秋田农场的年度配送会员,享受全年有机蔬菜配送到家。秋田农场也是青年农场主、新农人们周末带着孩子参与自然教育,休闲劳动的好去处。
为什么发起青年农场主计划
首先,为了食物更安全。
当今老百姓最关注的安全问题,不是战争、饥荒、自然灾害以及其他威胁安全的租入形式犯罪及交通安全问题,而是食物安全。镉大米、苏丹红、吊白块、瘦肉精、转基因、塑化剂、地沟油......这些“吃”出来的病让中国老百姓苦不堪言。
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儿童性早熟.....这些“吃”出来的并让中国老百姓忧心忡忡。我们从面粉里认识了增白剂,从大米里认识了石蜡,从火腿里认识了敌敌畏,从鸭蛋里认识了苏丹红,从火锅里认识了福尔马林,从银耳里认识了硫磺......这道出了国人对“非天然食品”的无奈,这些化学物质都是在食物加工过程中不应当添加的。
民以食为天!当今,中国老百姓面临的最大健朗问题就是净化食物链。
我们的食物到底怎么了?
目前,我国农药的平均施用量为13.4kg/公顷.年,其中有60%-70%残留在土壤中;2008年我国农业总产量173万吨,品均每亩施加1.92斤农药。1990年农药施用总量约为70万吨,但20年后的今天,这个数字已经变成了170万吨。
健康土地=健康植物=健康食物=健康的人。
青年农场主计划,自己种,更放心。
其次,自然耕读,自然教育
有一位德国人,最近因为对中国教育的一番控诉,刷爆了中国的互联网。他叫西洛特,在苏州一所私立学校当外教,一干就是八年,但春节前,他离职回国了。他是带着挫败感离开的,他说:“我一辈子也无法在中国看到真正的教育!他在中国看到4岁的孩子背诵拼音,5岁的孩子做加减法,而在德国,8岁的孩子只会播种,栽花,除草什么的,简简单单地拆卸玩具,根本不知道1+1=2,但他们18岁以后的能力,比中国28岁的人更强。
孩子,应该是什么样子?
这是一个很“普世”的观念,大部分人都会同意“孩子应该是孩子的模样”。可现在的问题是,“孩子的模样”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兴趣班”“课外辅导班”“作业”“升学”……这些关键词常常伴随着“孩子教育”这个词一起出现,孩子们都只见过猪肉,没见过猪跑。进入工业社会后,我们离开土地太久,孩子们也离开土地太久,都认为蔬菜是从超市里出来的。
每年到“六一”,朋友圈总会被各种自称“宝宝”的“过节”言论刷屏,其实每个成年人都明白自己是在“装嫩”,依然坚持称自己要过六一儿童节,这不过因为许多成人都希望自己有颗童心。
成人希望自己能保持一颗童心,但是很多时候却让孩子失去了童心。
自然教育是一个全人的教育,孩子是家庭和国家的未来,青年农场主计划,让孩子活在自然里,自然教育就会自然发生。
第三,半农半×的生活
在日本,有一种新生活方式正在兴起中,这个将一半的时间用来与土地共处,从小规模的农业中获取自给自足的食粮;另一半时间则用来发挥自己独特才能 的「X」潜力,从事自己热爱的工作、理想,名为「半农半X」的生活,吸引不少都市青年到乡下打造独特生活形式,并且形成知识分子的聚落。
青年农场主计划的发起,意在打造一种苏式的"半农半X",就是一方面周末亲手栽种稻米、蔬菜等农作物,以获取安全的粮食(农);另一方面从事能够发挥天赋特长的工作,换得固定的收入,并且建立个人和社会的连结(X)。
现今社会面临着环境(各种污染、温室效应)、食物(安全性、食粮自给率)、心灵(人生意义的丧失、物质享乐主义)、教育(科学、感性、生存力)、医疗设施与社会福利(社会文明病、高龄社会的看护),以及社会不安定(经济萎缩、失业)等种种问题,而半农半X的生活,是在这样的时代中,最理想的生存方式。
青年农场主计划追求什么?
“一定有一种生活,可以不再被时间或金钱压迫,回归人的本质;一定有一种人生,在做自己的同时,也能够贡献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