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时间:一寸光阴一寸金
季羡林老先生喜欢用朱子的一首诗形容时间的珍贵。
少年易老学难成,
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
阶前梧叶已秋声。
这首诗的关键有二:一要学习,二要惜时。
2.关于勤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为了写作《糖史》,八十多岁的季老先生,每天走七八公里路,往返与家和大图书馆之间,星期天闭馆除外,不管冬天,还是夏天;不管刮风下雨,还是坚冰在地从未间断过,如是接近两年日子,翻遍书库,翻阅《四库全书》中的典籍。
3关于好人坏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极少数人能做到
“一个人除了为自己着想外,能为别人着想的水平达到百分之六十,他就算一个好人,水平越高,当然越好。”
——摘自《心安即是归处》季羡林
而能做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样的高水平,恐怕只有少数人能做到。
4.关于读书:开卷有益
有福读书,可慰平生。
——季羡林
要读自己专业的书。自己专业以外的书也要读。只有这样才能扩大知识面,不变成鼠目寸光的人,在竞争中被时代抛弃。
书给人以知识,给人以智慧,给人以快乐。
最后,总结为一句话:开卷有益。
5.关于人生:不完美才是人生
季老先生座右铭:
纵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
无复独多虑。
“每一天每一个小时都是可贵的。我希望真正能够仔仔细细地过,认认真真地过,细细品味每一分钟每一秒,我认为每一分每一秒都不寻常”
——摘自《心安即是归处》季羡林
这便是对“应尽便须尽”的最好诠释。
6.关于傻子:不自作聪明,不把别人当傻子,从而自己也就不是傻子。
哪一个时代,哪一个社会,只要能做到这一步,全社会就都是聪明人,没有傻瓜,全社会也就会安定团结。
——摘自《心安即是归处》季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