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跟我讲了一个男孩跟他的妈妈之间的故事:男孩读小学的时候,他的妈妈不允许他吃不健康的零食,有一次放学时他的一个同学买了大辣条要分给他吃,因为从没吃过,他没有抵抗住诱惑,伸手去接时,一下子感受到了妈妈的目光,狠狠的从背后刺过来,最终他也没敢吃同学分享的辣条,但是回家后还是被妈妈狠狠的打了一顿,并且没给晚饭吃。饿了一夜,第二天早晨,一起床他先给妈妈认错道歉,以为事情可以过去了吧?但是却是事与愿违,妈妈又开始责骂他,说既然你喜欢吃垃圾那就不给他做早饭了。中午他们都是带便当去学校吃的,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两顿没吃饭,他已经饿的受不了了,好容易熬到午饭时间,打开妈妈给带的饭盒,却发现里面竟然是一盒子厨余垃圾.......
虽然已经是成年人,虽然明白妈妈不叫孩子吃垃圾食品是为了孩子好,虽然这个年纪我们的心已经有了足够的顿感力,但是,心里还是特别心疼这个男孩子有没有?当然这样因为这样的事情打骂或者不给饭吃的极端母爱不是很多,为了孩子的健康,剥夺了太多属于孩子的快乐的父母却是太多太多了。为了人身安全剥夺了孩子单独外出玩耍的快乐,怕溺水剥夺了孩子们玩水,捉鱼摸虾的乐趣等等。前几天遇到一位看孙女的朋友,刚好包里有买给女儿的棒棒糖,便剥了一颗给小女儿,朋友立马如临大敌的给当回来,说:“不要,我们不让孩子吃糖,吃开头知道糖甜了就不好控制了,坏了牙齿可是一辈子的事情。”四五岁的孩子没有吃过糖,我觉得难以置信,当然吃糖多了确实对身体不好,但是,回忆我们的童年,如果不可以跑出去自由自在的玩,不可以吃零食吃糖,那么人生最初的快乐在哪里?
之前还听做当师的朋友讲过一个男孩的故事:说她曾经教过的班级里有个男孩子,学习成绩好,各方面都优秀,这样的男孩不可能没有女孩子喜欢,到高三的时候,男孩跟班里一个同样优秀的女孩恋爱了,男孩的爸爸知道后暴跳如雷,一则怕孩子在高三这样关键的时期耽误学习,更主要的还是男孩的爸爸是某单位一把手,自视特别高,感觉自己无所不能,可以掌控一切。在自己儿子面前碰壁后,就找了女孩的家长,可能话说的也不太好听,两个孩子分手的目的是达到了,但在跟男孩提出分手的同时,也跟男孩说了他的爸爸找人家家长的事情,一向自视很高的男孩接受不了,在离高考只有三个月的时候,离校回家,直到高考,才在老师和朋友的劝说下参加了考试,因为错过了考前关键的三个月,虽然也考出了550分过一本线的成绩,但接受不了与自己以往的水平和自己的预期相差太多,最终放弃了去大学报到,彻底宅在家里过起了白天不起晚上不睡日夜颠倒的躺平生活。爸爸刚开始还很硬气,说家里也不是养不起,看他能在家躺几年,结果没到两年,这个自视强大的人就崩溃了,他的原话说:孩子费了,家庭还有什么希望?
有人形容长辈爱孩子“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特别是近些年来,有的家庭是几代人,六七个长辈宠爱,同时也管教一个孩子,是浓的化不开的蜜罐,也是密不透风的围墙,在受到很好的照顾和保护的同时,孩子也会失去很多探索世界的乐趣和试错的机会。没吃过糖不知道糖甜,吃多了糖也会不觉得糖甜,甚至是要承受吃多糖的弊端。那么怎么让孩子尝到吃糖的快乐,又能拥有克制过度吃糖的自制力,这是做父母的至高至上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