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图书馆拿起准备随便浏览的一本书,老实说,这样的书名一看觉得挺“肤浅”。然而读过后,我却愿意跟朋友推荐。理由有二:第一是梦想,第二是可作为南极的旅行参考。
梦想
这个词应该已经被过度使用了吧,如今好像你随便碰到一个人都在谈梦想,综艺节目里参赛选手也常被问到“你的梦想是什么”。即使如此,每一次听人提起,你仍孜孜不倦,饶有兴致。人有做梦的能力,那么为什么不放大想象呢?然而做梦和实现梦想之间,却有一条鸿沟。于是乎,我们被别人的梦想感动,我们因为别人实现梦想而受到鼓舞。这本书,也有这样的魔力。
作者刘润写书时在微软工作,他工作有激情,喜欢旅行和挑战自己,非常热爱公益。开篇提到的戈壁徒步就让我感到佩服,那种品尝痛苦,无数次想放弃但坚持下来的感觉,特别有成就感。因为坚持本身就是一种激励。于是,走完戈壁,他在清单上写下了去南极。接着,他预定了去南极的船票。
他说,船票是8个字:激情、承诺、思考和行动。
激情,毋庸多言,那种活出热情的人,闪着光。承诺,是对自己承诺。虽然免不了和别人比较,但随着年岁增长,显然自己对自己的认可比任何时候都重要。想要做成某件事,是对自己的承诺。我们无时不刻都在思考,而有些人,思考的更深入,观察更细微,比如文中提到的的士车司机。思考和思维方式有关,而我最希望做的,是打破框架。关于行动,特别有感于文章中提到的一句话,“你必须迈出第一步。然后你必须迈出第二步。然后,第三步。有一天,你才会发现,你已经走了很远,你走过的那些地方,变成了一条路。”和鲁迅那句话异曲同工。有了一个念头,重要的是开始,在看不到太多希望的起初,你还要迈出第二步第三步。最后,也许能成功到达西天取经,也许不能,但是,总好过没有做过这一场梦。
作者发起了南极之行的公益活动,给志愿服务20小时的人从地球最南端寄明信片,鼓励人们捐献自己的时间服务他人,给社会做贡献。想法简单却又动人。人生中做志愿者的次数寥寥可数,但回想起来,那几个小时中人的幸福感特别高,因为在给与,也在收获。
最后,作者如愿到达南极,看到了无与伦比的天空之境。自然之美,无法用言语表达。在作者的描述中,我想起了几年前泛舟泸沽湖,阳光猛烈,小舟徐徐前行,湖水的颜色是不同层次的蓝,周围环绕着山,头顶是大片的天空,安静地放佛整个湖面只有我们。因为安静,说话声被放得很大。后来,我们索性沉默下来。就这样随舟晃荡,不舍得结束。这样的美,要亲眼看到,要置身其中,“哪怕只有一次,这种震撼也是刻骨铭心的。你才会从心里面相信,这是真实的,你才会真正地被大自然所折服。”作者说,在南极,每天都像在天堂,景色令人窒息,回到房间,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去南极的人们,身份、学识、经历也许都不一样,但是因为一样的梦想,人间所值得炫耀的东西,一切都变得渺小,失去了光环和意义。”
看完书,关注了作者微博,发现他一月去了趟北极。前行的脚步,是自己的选择。
南极攻略
听上去还是比较遥远的一个目的地,看完此书后,有了实践参考意义:总共大约需要10万(包含机票、船票和吃住)。最近是从世界最南端的城市—阿根廷的乌斯怀亚(Ushuaia)坐船前往,1 000公里,坐船大约需要两天。船票可以在Quark官网订。另外作者推荐了极之美tripolers这间南北极旅游专业机构。
书中对南极的描述有三点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第一当然是风景极美(且看作者文字再加一些自己的想象);第二是旅游者对当地环境的保护,不留痕迹,不带来不带走任何东西,确保南极的生态环境保持原样。把自己脚踩的窟窿填平,好让企鹅顺利通行,这点让我感动;第三,书中提到全球变暖,磷虾产量下降,对南极食物链有很大影响。在城市之中,我们可能感受不到习以为常的事物/行为对环境有多大的影响,全球变暖更像是口号。但对环境的保护,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因为极具讽刺的是,制造污染的人也是最大的受害者,也就是人类。曾经看过一个plastic ocean的短片,我们所使用的塑料流入海洋,被海洋生物误食,最后,这些海洋生物变成我们餐桌的佳肴,被我们吃进肚子里。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南极,有的人有勇气去到达那个地方,而有的人只能永远在梦中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