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译文】
冉伯牛病重。孔子去探病,在屋之南窗外握他的手和他为永诀。孔子说:“丧失了此人,这真是命啊!这样的人,怎会得这样的病啊!这样的人,怎会得这样的病啊!”
【注解】
1、伯牛:孔子弟子冉耕字伯牛。
2、自牖执其手:牖(you三声),古人居室,北墉南牖,墉是墙,牖是窗。
3、命矣夫:真是命啊!
【学习】
伯牛,孔子弟子,孔门十哲之一,以德行著称,仅次于颜回和闵子骞。
伯牛得了重病,命不久矣。孔子去探望他,从窗户外面握着伯牛的手,说:“这人就要没了啊!这是命吧!这样的贤人,怎么会得这种病!这样的贤人,怎么会得这种病啊!”
孔子为什么会这样探病呢——自牖执其手,有两种解释。
其一,按周礼,病人居北墉下,君主来探视,则要迁于南牖下,使君得以南面看探。钱穆注,伯牛家以此礼尊孔子,孔子不敢当,故不入其室而自牖执其手。
其二,伯牛得了恶疾,不想见人,故孔子从牖执其手。我有个同学也是这样,得了恶疾,不幸早亡,去世之前不愿意同学们去探视,只希望给大家永远留下一个美好的形象。
华杉注,冉耕得的病可能是麻风病,是传染病,所以孔子只能站在窗外和他诀别。古代对麻风病人非常歧视,认为那是不洁之病。冉耕是德行高洁的君子,他怎么能得这种病呢?所以孔子反复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