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尊重我们

我们作为父母,你会发现孩子越大越不尊重我们,特别是当了青春期的孩子,说话咄咄逼人。父母这个时候感觉很伤心,为什么我的孩子小的时候那么懂事,现在怎么这样?我们应该做,才能避免这样的情况,我认为有以下几条?

1. 主动示弱

我放假第一天,孩子想吃饺子,我从九点多开始忙活,和面,盘馅,包饺子,一直到一点多。期间儿子不断的催,你怎么那么慢,我快饿死了。听到他说这句话,我有点生气,你不帮助还在那说着风凉话。想到孩子想的时候,什么都愿意摸几下,越大反而越不愿意去帮忙,面对孩子的这种情况,我主动示弱。儿子,妈妈一个人太慢了,你也希望快点吃上饭,妈妈也想,可是我一个人太慢了,你给妈妈帮忙,咱们快点吃上饭好吗?儿子听完,立刻开始动手帮忙。

2. 正视父母的需求

父母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也会累,也需要休息,所以我不会无限度替孩子做事;父母有自己爱吃的食物、有自己喜欢的休闲娱乐方式,所以我有自己的事做,和孩子要打好配合,不是一味迁就。父母也会难过、生气,所以我的感受,不能一味忽视。当孩子发现,父母并不是所有时间都在围着孩子转,父母做的一切并不都是应该的,也就不会凡事都只想着自己。

3. 一起做家务

其实,家务是每个家庭成员的责任,无关年龄大小和性别。自己吃的零食,包装纸要扔进垃圾桶;全家都会坐一起吃饭,每个人都有义务做饭前的准备以及打扫饭后的“战场”;沙发是公共区域,我们要一起保证它的干净、整洁,玩具不能乱扔,臭袜子也不能乱扔。把孩子当成“人”来看待,当成家庭的一员:我对家庭也挺重要的,我有责任为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院长也常说过“在一起包饺子比一起吃饺子更有意义”。

儿子在做过一段时间家务后,经常会对我说:“妈妈你以前是多累呀!我可不要当妈妈!”我权当这句话是他在肯定我的付出并替自己以前制造很多家务的行为的深深忏悔!不过,这不挺好嘛,能体会到做家务的辛苦和不易,至少能在这个层面体谅和心疼我一段时间。

网飞爆款剧《苦尽柑来遇见你》,非常催泪的一个片段,不知道大家看没看过:金明生娃后爆哭,丈夫以为是生孩子太疼太辛苦,结果金明想到的是,妈妈如何在18岁的时候就经历如此巨大的恐惧和痛苦生下了自己?即便金明一直是一个敏感、细腻的孩子,也在真正经历过生娃后,才能更理解和心疼妈妈一分。“养儿方知父母恩”,这句话我们从小听到大,身为父母也都有着切身体会,才慢慢在理解其中的含义。孩子4岁和孩子20岁,父母要付出的东西有什么差异,还等待着我们开发,我们对父母的心疼,也还有很多很多分可以挖掘。站在我现在的立场上,当然不希望父母再为子女牺牲自我,可对自己的孩子,我又很难有所保留。总得给孩子时间去经历、去感受、去领悟,在此期间,我们之间就互相“做个人吧”就好!你“动如脱兔”的时候我陪着,我想“静如处子”时也需要你的良心成全啊!说实话,养孩子不求他感恩,也不求他一直心疼我,只是想教会他,眼里有他人,能从他人身上去看到自己,更好地建设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