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计划年前就收拾起来的,结果外子病了,天天跑医院。于是决定在过年期间实行吧。给我们的小家来场“断舍离”。
由日本山下英子写的《断舍离》,2014年就看过了,当时还蛮震撼的,觉得很有道理。只是从头脑到行动一直不够彻底。说说这两年多的改变,去老妈家清理了一箱学生时代的贺卡、信件,念旧这种事就放在心里吧。还有和外子谈恋爱时,看的一堆电影票、门票、旅游小票、礼物包装……最舍不得的是日记本、分手信、以前朋友的大头贴,去年终于把它们撕了扔了。与过去一刀两断,关注当下的人生。
再说到自己的小家,当初两人世界五十几方,最后书房沦为储藏室。如今多了近一倍,眼睁睁看着它从MUJI的简洁风格到现在的满满当当,只有阳台幸免,其余都沦陷了。我有一个整理箱,是放自己前一年没穿过的,等放整理箱一年后才会扔。这似乎也是拖延症的体现?
其实关键还是第一步没做到——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这个现在有了觉察,当有压力和情绪的时候,就会不断刷新“我的订单”数,把放在购物车里的买买买。当我发现很想淘宝的时候,就知道内在需要关注了。但有时候贪图包邮优惠,也容易把不需要的东西买进门。
第二步是下不了手——舍弃多余的废物。这点上孩子和我越来越象,理他的玩具柜,必须外子在,不然我会觉得这件画作有感情,那件玩具有回忆,结果只能扔些垃圾。孩子有时连揉过的餐纸巾,作为道具的塑料管,也舍不得。
第一步和第二步做不到,关键还是——离 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就像常说的“外面的世界没有别人,只有自己”。生活环境也一样,我需要多做减法,时常检视内在。
新年期间计划
一、在过年假期内,大规模清理家中杂物。由外子监督。
二、在清理物品中,把对他人有价值的部分,送人或闲鱼出售。
三、在每月,养成和去净寺一样的习惯,抽出半天,全家人一起清理物品。
四、在每周,有半天阿姨来搞卫生,而我就负责整理、归位一个房间。这样有重点,效果更突出。大面积处理,容易不彻底。这个时段不能做日常家务,这样才能落实到位。
五、在每日,可以把购物清单列在手帐中,不急用的等空闲时再考虑选购。选购时需要看当月剩余消费额度。
六、对自己,我控制不住的还是买书,看完一本才能有买一本的配额(对服饰同样原则),可以向朋友借到的,就做好读书笔记,节省金钱和空间。
七、对孩子,给孩子的绘本方面,只在六一和双十一活动的时候才下单。前提是家里已经没有未拆封的绘本了。在孩子服饰方面,只能囤比当下大一码的。玩具在重大节日作为礼物,其他通过好习惯印章来换取奖励。(提醒他已有类似的玩具,购买需要处理掉旧的才行。)
八、对食物,不贪图便宜而购买超出当下的需求量。
目前就想到这,相信实行到位的话,对我们的生活一定有很大改变。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