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俊平,焦点网络中级,坚持分享881天,2018年9月22日星期六
咨询过程中或与孩子的谈话过程中,如果暂时找不到孩子想要的目标,我们接下来会采取什么样的办法呢?焦点解决中有一个很好的谈话技巧——奇迹问句,可以引导当事人和孩子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有了目标就可以引导他们找出接下来可以行动的一小步,建构他们问题的解决之道。
我知道有梦想的人才会更有力量。而奇迹问句,可以让来访者和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以他们目前的生活为基础,想象出他们想要的未来。帮助孩子们架起希望的桥梁。
在孩子们有不好的状况的时候,他们不需要批评责备,也不需要敷衍的鼓励,而是要有一个让他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未来,用奇迹问句去勾勒孩子美好的未来。
本章的案例中,小智有一个能力确实不如他强的哥哥,个性较为温吞,有时丢三落四,反应有些慢,不像小志般聪明伶俐。小智经常指责哥哥,甚至出言辱骂哥哥。小志这个行为背后有一个正向的期待:希望哥哥变得聪明伶俐,吃饭要快一点,记得带上自己该带的东西。由于性格的原因,小智的这个期望是很难实现的。咨询师在这里没有以小智的期待为目标,而是以妈妈的期待为目标:希望他们兄弟互相照顾,兄友弟恭。因小志说他没有什么烦恼,是妈妈有烦恼。所以是因为妈妈难过而难过。如果妈妈不难过了,那么小智也不会难过。那么妈妈的目标也就是本次咨询的目标。
在这里,咨询师通过两个问题,听出对方在意的是什么:你是因为妈妈难过,还是因为她说你没礼貌而难过?这让我想起昨天晚上读书会上一位老师分享的例子:他的的儿子有一次考试只得了92分,而老师在课堂上说,得100分的有多少个,得98分99分的有多少个?97分96分95分的有多少个,92分91分应该是比较差的了。孩子回到家里,难过的哭了。妈妈们该如何应对这样的孩子呢?这里应该也是有两个原因,可以问孩子:是因为得到分数少而难过,还是因为老师批评说92分很差难过呢?在这里就要弄清楚孩子在意的是什么:是自己的考试成绩没有达到自己的期待,还是很在意老师的评判,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孩子在乎的点在哪就以哪为咨询目标。
小智不希望妈妈伤心,肯定为了妈妈得改变自己。每个人都会为他在乎的人在乎的事积极做出改变。他想改变,但不知道怎么变?不知道什么样才是有礼貌的。这里就需要咨询师的引导:看看有礼貌的小智是什么样子的?在咨询师的水晶球问句和魔法棒的指引下。小志看到了他有礼貌的样子,这个看到的场景,也是以他现实中的场景为原型:在吃早饭的时候,哥还在慢慢的吃,眼看快要迟到了,这时的小智没有批评哥哥,而是提醒他说快点儿吃,并帮助哥哥清点东西,两个人快快乐乐的去上学了。在以前导致是根本做不到的。
如果把奇迹问句运用到此时此刻:如果听完刘老师的24堂教点课,我的所有问题和我的亲子关系都得到了解决,那时的我是什么样子?那是我与孩子的亲子关系是什么样一个状态?我会如何与孩子们沟通,与老公沟通,与其他的人沟通?我与他们沟通的时候会说些什么?他们的感受是什么他们会如何回馈我?听到他们对我的回应,我的感受是什么?我又会如何回应他们?这些变化又为今后自己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不同?
我觉得,那时的我情绪稳定,遇到事情不再急躁,对遇到所有的人和事物都进行接纳,内心淡定和从容。接纳自己,目前就是最好的状态。接纳尊敬的人,现在的任何状态也都是最好的状态。自己还在讲焦点,还在帮助更多的家长们能让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只有让情绪稳下来了,智慧才能升上来。情绪不稳,一切都免谈。
以良好稳定的情绪接纳来访者,仔细倾听来访者想要的目标是什么,他在乎的人和事是什么?他看重的是什么东西?如果暂时来访者想不到他要的目标,可以利用奇迹问句,帮助他思考他想要的未来是什么?通过对未来详细具体的描述?找出他所要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