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两件事情在我的脑子里挥之不去,像之前看电影、听音频都是过后即忘。然而,前两天看了一部《兵临城下》,里边把希望和榜样的力量,演绎得淋漓尽致,那感觉始终在我脑子里萦绕着。与此对应的,在《关系攻略》里这周讲到了独立,这个概念,依然在我脑子里产生了强烈的反应。
希望和榜样的力量,是我学习笑来老师专栏的时候,在心里埋下的种子,心存希望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而榜样的力量,就是在传达最好的教育以身作则。
而当我看到《关系攻略》熊老师讲到独立的时候,更是被震撼到了,因为这是我刚刚想通了的一件事情。
昨天我还在写《疯狂的妈妈》,里边儿的那一位妈妈就是一个典型的不独立者,在我们这个关系里,其实,我属于一直在付出的一方,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这种付出和帮助,却成了她的一种依赖,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产生了一种为他人操心的感觉。当时我用界限来提醒自己,界限说白了就是原则,也是凭着知道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才让自己保持着清醒。
经历了前天的那件事情之后,我才深刻的意识到,其实我已经深陷其中。但当我明白过来的时候才知道,我并没有守住自己的界限,过高预估了自己的力量。
而当我听到熊老师强调,人到30岁的时候,一定要和“关系未成年人”,也就是不独立的人“断舍离”,最好身边一个都没有时。当时产生了两个解脱:
1.我不会为中断对某些人的帮助而产生自责;
2.当有了自己的原则之后,能想明白,没有很多“朋友”并不等于孤独。
熊老师讲到的“关系未成年人”和武志红老师的“巨婴”很类似,如果用“关系未成年人”这个标准来选朋友。会发现身边大部分人,甚至所有人都有这种倾向。
关于朋友,笑来师也给出个清晰准确的定义,所谓的朋友就是那些,你愿意花时间花精力与之共同做成一件事情的人。而现在,在这个定义的基础之上,又加上一个新的原则——独立。
很多时候,特别是过年回到家,父母、亲戚,都会说自己,多出去走一走,多交一点朋友,别一直闷在家里。甚至会为自己感到悲哀,自己的孩子怎么不能像别人家的孩子那样有很多朋友呢?
其实,这就是典型的没有搞清楚朋友概念,或者说他们在用自己的视角,来审视评判这个世界。这也就注定了,接下来无法进行讨论的原因。
相比较于笑来老师是对朋友的定义,我觉得熊老师的定义更容易操作,只发现这个人是“关系未成年人”,即,是否是一个独立的人?否则,就坚决不交,或者是断交。
一、关心未成年人的危害
1.过分依赖别人,给别人添麻烦
2.有麻烦的时候,会把它当成共同的麻烦;当我有麻烦的时候,它就会脱离与我的连接。
3.“关心未成年人”身边会有一群和他相似的人,你是在和一群人在战斗。
4.有生命危险。
二、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独立?
1.严重依赖自己的父母
表现症状:思乡、想家,与父母通电话抱手机哭
2.情绪化表达
表现症状:用情绪推动表达,不懂得尊重
3.没有界限感
表现症状:开不得体的玩笑没有分寸,说不该说的话,在好的时候特别亲密。
4.自己能做的事情也要推给别人
表现症状:合租时不打扫卫生,更脏、更邋遢的那位
5.自己不愿意拿主意,为别人要注意
表现症状:爱问:什么什么你怎么看?喜欢为别人操心的感觉
六,喜欢迁怒迂人
表现症状:看!都怪你。
7.财务状况一团糟
表现症状:经常负债、借钱
8.把自己的麻烦变成别人的麻烦
表现症状:特别豪爽,先是对有些人大包大揽,然后把自己揽下来的麻烦,去交给他们吃定的人来解决
9.为情而生
表现症状为:没有你,我不能活(正常的应该是“有你真好”)
“他爱自己比爱我多,所以他不爱我”是一种误解。
10.如果你不能确定一个人是不是独立,那他一定不独立。(这一招非常好用)
总结:
其实,之所以要总结独立,一方面是审视别人,防止自己掉进一些坑,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修炼自己。
当我看到熊老师列出的这些标准的时候,发现里边很多也是自己平时经常犯的错误,而有了这个判断标准,就能时刻提醒自己,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从而向更独立靠近。
佛祖说:众生皆具如来智慧,皆因妄想执著不能正得。
话是这么说,每个人都有变好的潜质。然而,在心智成熟的这条路上,注定是少有人走的,注定是有些人一生都不可能改变。用投资的思维来衡量,与“关系未成年人”交朋友是不划算,而唯一划算的就是,寻找那些与自己价值观趋同的人。而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和自己一起共同成长。
(注:把自己最亲近的人,抚养成“成年人”,就能耗尽一生的精力。所以,必须对某些关系作出选择,是迁就,还是断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