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0/Day88/有效学习,从每日复盘分享开始
【2022.4.13/个人成长篇】《道德经》德经篇:第五十五章
【一】学习内容
原文:(第55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shì),猛兽不据,攫(jué)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shà),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译文:
道德涵养浑厚的人,就好比初生的婴孩。毒虫不螫他,猛兽不伤害他,凶恶的鸟不搏击他。他的筋骨柔弱,但拳头却握得很牢固。他虽然不知道男女的交合之事,但他的小生殖器却勃然举起,这是因为精气充沛的缘故。他整天啼哭,但嗓子却不会沙哑,这是因为和气纯厚的缘故。认识淳和的道理叫做“常”,知道“常”的叫做“明”。贪生纵欲就会遭殃,欲念主使精气就叫做逞强。事物过于壮盛了就会变衰老,这就叫不合于“道”,不遵守常道就会很快地死亡。
注释:
赤子:初生的婴儿,喻指质朴纯真、无知无欲之人。
毒虫:指蛇、蝎、蜂之类的有毒虫子。螫:毒虫子用毒刺咬人。
据:兽类用爪、足年攫取物品。攫鸟:用脚爪抓取食物的鸟,例如鹰隼一类的鸟。
常: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益生:纵欲贪生。
【二】收获新知
1、为什么老子和孔子都对“婴儿”充满敬仰?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因为他们都认为这是一种有道的“含德之厚”的表现。在这里老子用“赤子”用来比喻心底的纯洁、纯净,无侍无为,按照“道”的标准来看,“含德”浑厚的一种表现。2、“德”在人身上会有怎样的具体体现?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精之至、和之至:毒虫不螫(shì),猛兽不据,攫(jué)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shà),和之至也。3、老子又主张怎样就可以防止外界的各种伤害和免遭不幸?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shà),和之至也。4、“和”字又受到老子怎样的重视?
——和之至、知和曰常:精气充足、气息平和的表现,掌握“和之至”、和谐处事就是遵循大道的规律规则。
【三】收获总结
——本篇章老子拿婴儿精气充足、气息平和的良好状态和表现来做比喻,说明一个人有着深厚的德行,就好比是刚刚出生的婴儿一样无欲无为、内心极其恬静柔和。了解了这个“和”(和之至)的规律规则,让我们内心欲望平和,不被太多欲望贪念所左右,这就是我们了解了大道的规律规则(知和曰常)。了解和遵循大道规律规则,并用大道的规律规则处事的人才是明智者:我们要像婴儿一样(精之至、和之至)气息平和、不恃强凌弱、不应该使气物状,这样才会让我们在生活、工作中时常受益(懂得知常、知和、益生的道理),这才是一种吉祥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