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5学习质量评价(SOLO分类理论)1

       买这本书的初衷是因为欣赏老师们各种作品时频繁出现的SOLO分类理论,因为工作需要理解;读这本书是因为减负提质的现实状态要求老师必须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任务,体制增效需要开展精准教学,这本书里应该会有些很有价值的资料。

       这本书分为四个部分,今天记录第一部分:可观察的学习结果结构。包括了学习评价:学习的质与量;SOLO分类理论的依据和内容。

       懵懂中读完第一章只记住了四个关键词: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价;印象深刻的是教学模型:所有一切活动均指向学习效果,的确,花那么长时间呆在学校,学习效果是多么的值得引起重视。

       早起,用一天中最清醒的时刻读完第二章,了解了皮亚杰的发展阶段论是什么;而当发展阶段理论的假设结合实际进行验证时发现,学生的表现不一定按这样的顺序发展,甚至在同一个学生的身上,有的学科已经到达形式思运阶段,而有的学科可能孩子前阶段,因此将此认定为纯假设概念,而SOLO被描述为个人更概括化的思维过程,它描述学生在特定的时间解答特定的问题是的表现,不能作为标识学生的标记。其中还有一句印象深刻:智力发展与学生的理科水平关系更为密切,这或许可以理解为对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一种诠释。

      理论需要消化,期待第二部分实例中能加深理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