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ily五年级暑假作业要求写长篇感悟,从四大名著里面找一本,一共十二篇,每篇有一定的字数要求。经过征询意见,她选择了《红楼梦》,考虑到时间紧张,我给予的建议是按照类型:比如不同颜色的衣服和其本人的联系、不同的病症和人物性格,写十二钗网上太容易找到资源,和同学都一样没意思,于是乎帮找了很多素材。
Louie 的一年级作业,卡在识字量上,他依赖于大人把题目读出来再做题,不管是语文还是数学。如果一句书面语都连贯不起来,还是口语化,这种情况放在学前阶段是可以理解的,现在小学阶段识字需要主动学习,被倒逼着读题,对我和他效率都极其慢。能不能理解书面语的意思,除了识字,还要理解,高年级的阅读理解乃至高考卷考得都是综合阅读能力。识字属于阅读理解的入门。
Emily在听我讲述的关于刘姥姥的素材后,能转变成自己的语言写出来,这是再翻译,阅读理解的较高层级(喜欢玄幻文学这个也是分分钟让我怒不可遏)。
识字不难,哪个小学生还会是文盲?但是想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需要从小做起,我们的孩子不应该只知道米小圈(当然不是说它不好)。
文字虽然依托于口语,但它其实是思维的延伸,可以大大扩展人了解和思考的范围,这也是思维能力上的提升。我们小时候没有手机、网络,捧起一本书如痴如醉,现在有了那么多丰富的资源,孩子的中文阅读却需要在高年级去上课外班补习,这是荒谬的。
有一天Emily连写了4篇,就再也不写了。拿过来一看,话说了,但是没说明白,再看写的时候那个态度,磨磨蹭蹭,我压着火,那些为她好的车轱辘话说了一遍又一遍,可听到她说“字写得应该够了,再写就超了”,我心里波涛汹涌,她这还是在应付差事,皇帝不急太监急。
同样的磨蹭在Louie身上再次出现,反思自己是不是用力过猛?中文和英语都是语言,都需要反复背反复读,家长若因孩子读得好与不好而流露情绪,“使脸色”给孩子看,或者犹豫在责备与包容之间,这打好语言基本功的漫漫长路将更加艰难,思想上与实操中的双重压力让人辨不清方向。
尹老师这本书给我的启发首先是品德第一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积累知识的过程中,不忘记本心,《比黄金还珍贵的四个字》一章中讲实事求是,比如“不要求他考试成绩达到多少,从不跟别人比较名次、是要她在学习上实事求是”,前一句话看上去简单,后一句话也是老师常常强调的,但是许多时候却难以做到这最后一句。作为家长,辅导作业这项技能我还需要修炼,要求孩子读的英语我自己真心喜欢读嘛?我是否过于强调效率而忘记爱玩才是这个年纪的孩子特点?尹老师说,家长一定要关注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做到实事求是,身教重于言传。
家长往往不容易对自己的虚浮产生警觉,这也是虚荣和浮躁经常发生的原因——小到胡乱奖赏和惩罚孩子,虚话大话连连,言语间贬损对手;大到在孩子选专业、选工作甚至选对象等方面乱指挥——日日月月,点点滴滴,不知不觉中搞乱孩子的价值观,使他们的双脚不能踩在地上。
不踏实是生命中的硬伤,扭曲人的思维方式,使人既无法客观地面对他人,也无法真实地面对自己。
真水无香,识字这件事,说到底是为了实现自主阅读的目标,自主阅读是广义的阅读能力,而不是仅仅是能读和知道。
现下需要做的:读出声来;把学习融入生活,进行“有血有肉”的学习;需要注意的:孩子喜欢TPR、喜欢口水书,都没有错,只要拿起书来;读图是一种体验,看字看图去读又是另一种体验。
相信孩子。就好像年少的时候都爱过校园文学,而要到了三四十岁才能深刻领会到名著的好,人的认识就是这样慢慢升级的。